订阅
已订阅

【短视频·评论】“沪苏同城化”,昆山何以实现新超越?

第一昆山 2021-12-01 15:13:35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11月,“沪苏同城化”这一理念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初,《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出炉,将苏州区域内的昆山等地纳入“一核两带”中的北向拓展带,既增强了沪苏之间的粘性,也为“沪苏同城化”加码。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利好政策将打开上海、苏州两地发展新格局,增强长三角地区发展新动能。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说:“我们从大的方面来看,我们要把长三角建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沪苏同城化’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强核的功能。”

“沪苏同城化”也为昆山带来了实现新超越的发展机遇。那么,昆山何以实现新超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前提。位于沪苏之间的昆山,C位优势明显。早在2013年10月16日,上海地铁11号线昆山花桥段就已开通运营,开了跨省地铁的先河。正在建设中的苏州轨交S1线,从苏州出发穿过昆山城区直达花桥,和上海地铁11号线无缝对接。沪昆之间还开通了毗邻公交线路7条、打通了断头路8条。市民吴新生表示,他住在青浦,便捷的交通让他来回很方便,现在不管是出游也好还是到朱家角购物,都很便利。

路通了,两地交流、百姓往来方便多了!可以说,这是民意需求与上层政策之间的一次美好相遇和呼应。如果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基础,那么产业经济协同融合发展则是核心。对昆山而言,就是如何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并借力上海资源,更好发展自己。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说:“上海提出要建设一个全球有影响的科技创新的中心,把上海喻为一个大齿轮,苏州昆山可能是一个小齿轮,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大齿轮,他转1圈可以带着我们转10圈。”

“近水楼台先得月”,昆山深谙这一诗句内涵。仅今年,昆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多次带队赴上海考察学习。以沪苏同城“第一站”的城市定位,主动学习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加强与上海一些科创平台的联动发展,让更多上海科创资源在昆山转化。今后,在为上海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提供产业链配套以及协同打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等方面,昆山有很大发展空间。“和上海之间‘沪苏同城化’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在制造业优势上,制造业要由传统的附加值比较低的环节转到附加值比较高的环节,就是制造业不仅要长个子,更要长脑子,要增加我们的附加值”,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说。

11月9日,昆山市新兴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六新”产业“链长制”发布,围绕“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是昆山在产业经济协同发展方面和上海的又一次同频共振。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稳步推进,在 “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领域,昆山也应有更大作为。借助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良好的政府服务品牌、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金融生态,昆山要在沪昆对接沟通中找到“契合点”,在互补互动中找到“融合点”。

沪苏同城化,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好供给是重点。近年来,昆山主动争取上海高端资源辐射,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多。沪苏之间物理上的“同城化”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化学效应,硕果累累。在教育、医疗、消费等市民关心关注的问题上,昆山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市民更好地享受上海资源。“沪苏同城化”红利的持续释放,提升了昆山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沪昆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交流活动,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整体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市教育局办公室科员方继章说。“之前转院的话比较麻烦,需要自己带现金,现在就是直接刷卡异地结算,很方便。”市民李女士坦言。

先天的区位优势、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协同互动、富有成效的公共服务供给,都为昆山更好提升城市能级、实现新超越提供了必要条件。内因决定外因。昆山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文化基因则是实现新超越的力量源泉。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说:“现在的发展,我们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昆山之路’后面这种拼搏的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时代价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昆山之路”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已融入昆山人的血脉,铸就了昆山的城市品格,这也是昆山不断进取的文化支点。在“沪苏同城化”背景下, C位昆山既要借上海长板锻造长板,又要积极贡献自身长板,与上海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共同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内核。

回望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沪苏之间,用舒婷《致橡树》里两句诗来形容再形象不过:“我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这是“沪苏同城化”理念照进现实的影像。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昆山,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有底气有实力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实现新超越!

责任编辑:刘文琦

提交

提交

点赞
23
举报
特大
超大
收藏
点赞
分享
举报
取消
回复
举报
屏蔽ta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