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巴城,人们常常联想到一种“美味”即阳澄湖大闸蟹,一种“美丽”即羊绒大衣,还有“百戏之师”大美昆曲。然而,今年以来,巴城在工业领域的强劲势头也同样令人连连称赞。据了解,巴城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连续三个季度领跑全市,总量占到全市的15.2%,成为支撑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前三季度,巴城镇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87.6亿元,同比增长12.4%。“从目前掌握的几家重点企业订单及新增产线产能来看,预计四季度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产值有望突破2200亿元。”巴城镇财政和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王斌斌介绍。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巴城工业发展不断向“新”而行、向“智”转型的生动实践。
走进位于巴城的昆山贝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火热的生产景象。一排排自动化设备整齐排列,机械臂灵活运转,一个个精密电子零部件经过冲压、注塑、模切等多道工序后顺利下线。这是贝松精密车间的日常,也是巴城镇规上工业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家从代工起步的企业,贝松精密在过去四五年间实现了向研发型企业转型。如今,企业已拥有8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项,并获评“江苏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今年以来,我们实现业绩翻倍增长。”公司总经理徐险忠透露,“研发创新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根据现有订单预测,2026年至2027年,我们还将保持70%至80%的增长幅度。”从代工到研发,从单一产线到覆盖冲压、注塑、硅胶、模切等完整链条,贝松精密的成长路径,正是巴城制造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鲜活注脚。
在离贝松精密不远的一片工地上,东威科技新能源装备项目的厂房拔地而起。作为今年省级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苏州市重点项目,东威科技计划总投资10亿元,重点研发生产填补国内空白的卷式水平膜材电镀设备和光伏镀铜设备。项目预计今年底封顶,明年正式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

作为国内高端精密电镀设备的领军企业,东威科技不仅在垂直连续电镀设备领域占据国内50%以上市场份额,还于202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并于2023年在瑞士交易所成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大步走向国际舞台。公司董事会秘书徐佩佩介绍:“今年以来,公司出口态势良好,出口额增长超100%,产品主要销往泰国、印尼、韩国、日本等地。”
车间里机器轰鸣,园区内塔吊林立……巴城处处是争分夺秒的节奏,处处是向高而行的气息。下一步,巴城镇将继续聚焦“唯实奋进年”总定位,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发展决心,全力以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多作新贡献、展现新担当。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阮欣悦
融媒体摄影 | 季昊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收藏
点赞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