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已订阅

昆山融诉驿站成维权“暖心港”

原创
第一昆山 2025-11-01 19:25:46

“原本以为要打‘持久战’,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补偿。”近日,在昆山市劳动用工融诉驿站内,维权劳动者小刘对记者说,他因工伤申请劳动维权,调解员及时介入,迅速厘清案件焦点,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工伤保险条例》相关条款;面对用人单位,调解员理性沟通、引导换位思考,提出务实解决方案。在调解员的帮助下,小刘从申请维权到拿到补偿,仅用了一周时间。

  

类似的案例,每天都在昆山市劳动用工融诉驿站内发生。自今年6月上线以来,驿站整合了司法、人社、工会等多方力量,构建起“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全链条服务”的纠纷化解新机制,不仅开通了劳动争议化解的“快车道”,更成为群众心中“有温度、有效率、有保障”的维权港湾。


“以前调解不成走仲裁,得重新提交材料、等待立案。现在调解期一到,案件直接无缝转仲裁,不用多跑一趟。”经常处理劳资纠纷的王律师对驿站的“程序破壁”赞不绝口。为解决传统劳动维权中调解、仲裁、诉讼等环节衔接不畅的问题,驿站创新推出“15日调解+即时转办”机制,即在15天调解期限内调解不成的案件,将自动转入仲裁程序,同步提交前期梳理的争议焦点、证据清单,帮助仲裁员快速掌握案情。此外,驿站还搭建了裁审执衔接系统,仲裁阶段结案案卷会实时扫描上传,实现仲裁、审判、执行阶段案件信息无缝流转。

  

目前,驿站已常态化进驻5人法官团队,设立立案窗口、法庭等功能区,并接入法院网络专线。当事人可在这里直接完成立案起诉、财产保全、案件庭审、强制执行等全部诉讼流程。此外,驿站还有14名常驻调解员,涵盖司法局人民调解室、总工会职工法律服务工作站及2家选聘调解组织。驿站内公示了各调解组织的资质与服务范围,能根据案件类型精准分流,以便律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与援助。除了化解已有纠纷,驿站还通过“周五例会”和月度联席会议,调解员、仲裁员、法官共同分析典型案例,梳理企业用工中的共性问题,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指导案例向企业推送,致力于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发生。


“未来,昆山将继续推动驿站模式向基层延伸,让更多劳动纠纷在家门口就能化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可复制的‘昆山样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杨雪芳说。据统计,自2025年6月运行以来,昆山市劳动用工融诉驿站已接处调解案件超千件,调解成功率近40%,已成为当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肖旻泰

供图 | 肖旻泰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提交

提交

点赞
0
举报
特大
超大
收藏
点赞
分享
举报
取消
回复
举报
屏蔽ta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