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16时51分,我们迎来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节气的由来
白露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斗指庚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进入白露,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拉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太阳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
气候特点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按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的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的标准,从白露节气开始,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这时,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农事活动
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粱和大豆,还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华北地区,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同时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棉花分批采摘。
黄淮、江淮及华南等地要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白露期间,华南日照较处暑骤减,且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对此,要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古人眼中的白露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这首诗描绘白露时节秋高气爽的宜人景象,展现了诗人乘兴秋游的愉悦心境。整首诗戏笔为之,情意盎然,结尾处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遐想。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全诗以秋夜露水为意象,通过白露、玉盘、竹影、草虫等细节勾勒清冷幽静的园林夜景。诗中化用《诗经》典故,运用动静相生的手法,将细微物候变化与时空流转相结合,形成含蓄空灵的意境。
传统习俗
◎收清露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
◎吃番薯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啜米酒
江苏和浙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
◎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起居养生
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饮食养生以生津润肺为主。宜多吃些生津养肺的食物和水果,如雪梨、甘蔗、柿子、马蹄、银耳、菠萝、燕窝、猪肺、蜂蜜、乌鸡、鳖肉、龟肉、鸭蛋等。吸烟者要多吃养肺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胡萝卜、花生、玉米面、豆芽、白菜等。
平时要经常开窗通风,让居室内外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不要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去;有晨雾的天气尽量不外出,更不能在晨雾中锻炼。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民间谚语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白露麦,硕茬粪。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启。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棉怕白露连阴雨。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陈曦
责任编辑 | 陆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