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北人书房”在侯北人美术馆揭牌成立,首批近400册关于张大千的珍贵文献、图书入藏。当天,《万里千寻》张大千海外艺术人生纪录片观影活动同步举行。
“北人书房”依托侯北人美术馆,以张大千艺术研究为核心,致力于汇聚、整理、研究国内外珍贵的艺术文献,为学界和公众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书房名称取自著名画家侯北人先生,既是对这位艺术大师的纪念,也寓意着对张大千、侯北人两位艺术挚友深厚情谊的传承。
侯北人美术馆馆长顾晶晶介绍,“北人书房”将着力构建完整的张大千艺术文献体系,通过系统征集画作、手稿、书信等原始资料,全面梳理艺术家的创作脉络。同时将重点打造数字化资源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文献资源的开放共享。此外,书房还将定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活动,搭建国际艺术交流的桥梁。
在文献捐赠环节,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田洪捐赠了300余册珍贵图书,涉及张大千文献200余册,涵盖画册、研究专著、书信集等多个类别。活动现场,中国当代书画鉴赏家万君超与曾熙(张大千老师)曾孙曾迎三共同捐赠了60册相关文献,进一步充实了“北人书房”的收藏体系。“这次捐赠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们将持续扩充关于张大千文献的收藏规模。”田洪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珍贵文献,为学界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资料支持。
活动当天,由华裔导演张伟民历时12年精心打造的电影纪录片《万里千寻》在侯北人美术馆同步放映。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画家张大千在海外长达30年的艺术生涯。摄制组足迹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了张大千的子女、亲友、弟子以及国际知名学者等100多位相关人士。
影片通过珍贵的口述历史、未公开的影像资料,结合创新的动画特效和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生动再现了张大千在异国他乡坚守艺术理想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对张大千晚年“泼彩”技法创新过程的深入剖析,为观众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演变提供了全新视角。
活动现场吸引了我市众多艺术爱好者、研究者参与。许多观众表示,通过文献捐赠和纪录片展映,对张大千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认识。据悉,《万里千寻》纪录片还将在国内多个艺术机构进行巡回展映。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管胡雯
图片来源 | 昆山市候北人美术馆
责任编辑 | 王一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