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颂歌②】李印旺:灿烂焊花绽放激情青春
工作心语
焊接是一门会干易、干好难的技艺,不仅需要很好的悟性,更需要有吃苦、耐心和毅力。身上的疤痕见证了我的成长,追求极致、干到最好是我所理解的匠心。
5月9日下午
小昆来到位于千灯镇的
协和兴精机(昆山)有限公司厂区
生产车间内
巨大的行车缓缓地沿着钢梁架起的轨道
搬运着正在加工的设备
厂房的深处
不时有闪电一般的焊花溅射
炫目的光芒让人睁不开眼
这是李印旺和同事们
正在焊接那些“钢铁厚墙”
李印旺是一个“85后”年轻人,老家在河北省临西县。进入焊接行业后,不断勤学苦练,经过十多年的自我挑战和突破,从电焊学徒成长为苏州技能状元,再到荣获今年的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他终于成为一名令同行衷心钦佩的能工巧匠。
2009年,李印旺进入协和兴精机(昆山)有限公司。电焊工作会产生强光和高温,别说坐下来干活了,连像样的蹲着甚至站着的姿势都没有,需要根据焊接的实际需要不断地变换各种吃力的姿势,而且身不能晃、手不能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身体挑战可想而知。
再加上企业的产品多是冲床等大型工件,最少5吨以上,大的甚至上百吨,焊接环节需要采用的焊条就比普通的更粗,电流更大,会产生更高的温度,身上还要套上厚厚的防护服,夏天的时候整个人就像在蒸笼里一般难受。可是,李印旺却不以此为苦,他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甘之如饴,进步神速。
李印旺师父 钱鹏
以我的经验,一般焊工新手从进厂到独立操作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有的人也许永远也“出”不来。他是最快的,一个多月就能自己放手干活了,能吃苦、有悟性!
曾经有一段时间,企业焊工普遍头疼一个问题:部分工件的操作空间狭窄,人员无法进入,内部焊缝无法焊接。别人都是说一说就罢了,李印旺却给自己“找麻烦”,他利用业余时间各种揣摩、各种试验,终于设计制作出灵活方便的焊枪支架,巧妙地破解了这个难题。他还制作出划线冶具来解决焊角尺寸过大的问题,通过把焊角尺寸控制为标准尺寸,显著降低了冲床的焊接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汗水浇灌出鲜艳的花朵
收获接踵而来
李印旺先后摘得各种荣誉
2015年被授予“昆山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7年评选为“昆山市高技能重点人才”……
作为一名勤学苦练成才的技术工人,李印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的焊接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大家,给大家讲解焊接技巧,指点迷津。在他的带领下,身边更多的年轻焊工很快掌握了焊接要点,公司焊工技术整体得到提升。
李印旺同事 李艳荣
他虽然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但是,他对我们的影响不仅在工作中还在生活中,让我们永远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人。
疫情期间
李印旺一直坚持在做志愿者“大白”
为疫情防控默默地加油
在他的示范下
徒弟们也自觉自愿地加入了“大白”行列
李印旺
我喜欢向那些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和经验,多看、多问、多思考、多练习,才能少走弯路,更快提升自己。我不怕吃苦,只怕自己不够优秀不够拼搏。为了这么好的工作环境,为了这么好的时代,趁年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 | 昆山发布
融媒体记者 | 许晓明 陆恒
制图 | 潘琳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99092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