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母亲河娄江——水上动脉,穿城而过

09月23日 16:54

河流世世代代滋养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所以很多河流被称为母亲河。昆山就有一条母亲河——娄江,它默默孕育着这座城市,兼具古朴厚重和清澈纯净的美。  

娄江,出太湖,越苏州娄门而东,一路迤逦百余里,由浏家港入海。不息的波光涛影,载走了悠悠岁月,孕育了盈盈沃土。自秦代实行郡县制,处于娄江中段的昆山,有七百多年以娄江命名,被称为娄县。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陆逊曾封为娄侯,成为这里的父母官。南梁大同三年(536年),娄县改名昆山县。

昆山地方文史专家陈益介绍,太湖当年的出海口主要是浏家港,因此娄江对昆山和苏州的影响很大。作为苏州沟通海洋的水上动脉,娄江哺育了江边的城镇,也见证了它的发展。陈益介绍,最早娄江还有纤道,一直通到苏州,大约到20世纪90年代,才彻底消失。“原来的娄江没有现在这么宽这么直,堤防也不如现在完善。我们今天所见的娄江是在1977年至1979年间,昆山组织大量人力物力,经过拓浚、改直的新娄江。”陈益告诉记者,拓浚工程分四期进行,有4万多人参与到开河工程中,才有了今天娄江的模样,也奠定了昆山中心城市的架构。

▲上世纪70年代初的娄江两岸

2006年,娄江封航,随后被列为2008年政府重点工程的环城滨江景观带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设计实而不华,把娄江景观带变成了昆山的标志景观之一,成为我市河道景观改造的一个扛鼎之作。改造后,娄江景观带草木繁密郁绿、错落有致,历史文化景观墙形象生动,古色古香木质走道让人回归自然。

娄江向东,东大桥西北角,是震川园所在之处。震川园是昆山“三贤”之一——归有光的衣冠冢。园门口竖立有归有光人像雕塑,他目视远方,神情泰然自若;园内中央位置则竖立了一面写有“项脊轩志”全文的墙体,以及归有光安然静坐的雕像,以此来纪念这位明代昆山籍散文家、古文家。

为了建设具有水乡特色的绿化体系,我市还对娄江南岸进行大规模的拆屋筑路建绿,投资近千万元,营造了两绿夹江、两路夹江、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

如今站在娄江边,虽已看不到船只往来行驶,纤道也随着城市发展消失在历史烟云中,但河两岸有日新月异的城区。每当夜幕降临,娄江两岸流光溢彩,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这里,或沿木质走道散步,或静坐在岸边欣赏城市夜景,感受这座城市夜晚的活力。

融媒体记者丨巫晓亮

融媒体影像记者丨程磊磊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