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最新动态 | 区域内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将实现“一网尽览”
本周,长三角用火热的发展热情抵御“乍暖还寒”: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基本形成;合杭高铁湖杭段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成本降低。
【焦点资讯】
1. 国家发改委: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基本形成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基本形成。要推动招标采购等交易文件标准化、模板化,同时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一网尽览”。
2. 合杭高铁湖杭段建设基本完成
3月15日开始,杭州亚运会重要配套工程——合杭高铁湖杭段进入静态验收阶段,这标志着该铁路全线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据悉,合杭高铁湖杭段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至2022年1月中旬全线轨通。静态验收阶段结束后,相关部门将开展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等工作。按照计划,该铁路将于今年8月正式通车,为杭州亚运会交通服务提供有力运输保障。
【产业科技】
1. 首台国产单孔机器人完成外科手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完成了我国首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孔手术机器人外科手术,是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在外科领域的首例应用。这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手术又迈上新台阶。
2. 安徽降低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成本
为更好地支持服务企业科技研发,降低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成本,近日,安徽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度降低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成本奖励工作的通知》,明确本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含中央驻皖和省属企业),可按属地原则申请年度引进高科技人才奖励,这也是安徽省连续五年开展该项政策激励。
【重大项目】
1. 聚焦8大领域实施163个大项目
3月15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透露,近日,《安徽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其中提到,安徽将围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8大领域,实施163个项目,总投资12079.2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1701.2亿元。据悉,这163个项目中有93个项目列入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项目,包括沿江高铁合肥经南京至上海段、宣城至商城高速公路合肥至霍山至皖豫界段等投资额高、体量大的重大项目。
2. 上海港完成“中国首单”
3月14日10时,马耳他籍“达飞希米”号集装箱轮驶入洋山港二期码头,船舶靠稳系缆后,“海港未来”号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缓缓靠泊“达飞希米”号外档,通过吊装软管做好船舶LNG燃料加注准备。这是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的“中国首单”,也意味着上海港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到船同步加注保税LNG”服务能力的港口。
来源 | 交汇点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9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