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科创承载空间超500万平方米
“这是一条新能源汽车电池底盘的微型产线,焊后无飞边,变形极小,可以节省7个人工,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3月18日,在昆山万洲特种焊接有限公司,一款由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搅拌摩擦焊机器人正挥舞着灵活的机械手臂。昆山万洲特种焊接有限公司位于夏驾河科创走廊,在这里,由5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众创社区组成的科创走廊总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夏驾河科创走廊也是江苏省“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之一。
夏驾河科创走廊被视为昆山重要的科创策源地,也是我市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的缩影。瞄准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目标,我市深入推进夏驾河科创走廊、花桥国际创新港建设,不断布局和优化载体布局空间,积极打造协同错位发展的科创格局。截至目前,昆山全市累计启用科创承载空间超539万平方米,并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4家。
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在全省率先推出科创产业用地(Ma)政策措施,并发放长三角首张通用通兑科技创新券,深入探索县域城市科技体制机制新模式,激活科创“一池春水”。 2019年,作为昆山首批工改Ma项目,昆山蒲公英科创产业园推动工业用地向“研发+生产”的功能性土地转变。自2020年7月运营以来,蒲公英科创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吸引和扶持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科创项目32个,已认定苏州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个、昆山双创人才14个,形成一个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新型科创复合园区。
为进一步盘活科创载体资源,市科技局充分发挥昆山临沪优势,推出科技创新券,实现沪昆两地技术服务内容、服务机构、服务流程、资金兑现4个统一。科技创新券是指政府为推动本市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规范后补助机制而设计的一种激励措施。为企业购买科技服务提供便捷有效的渠道,进一步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新要素畅通流动。截至目前,沪昆科技创新券累计兑现资金867.9万元。
统筹推进科创空间布局,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必需。我市全力打造“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以整合设立昆山市综合风险池,聚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优化服务;高效运作全国首个县级人才科创发展服务中心,制定政策、生产、生活“三张服务清单”,推出275项“一站式”专业服务;通过优化城市人文环境,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礼遇人才的浓厚氛围。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9126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