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风采】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高海斌:开辟立体化“旅游+科普”新模式
因为热爱,他毅然从医学转向生命科学科普工作,开始“书—馆—网”立体化科普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推动原来只在医学院内供教学科研使用的标本走向大众,以大众接受的方式,讲故事、说道理、谈感悟,他就是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高海斌。
多年来,在高海斌带领下,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已成为青少年研学和社区教育游学胜地,并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当地文旅、科技、经济等方面做出贡献。他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姑苏旅游青年拔尖人才等20多项荣誉,已拥有10余项知识产权及国家专利,发表学术论文及专著10余篇。
出版《生命奥秘丛书》
强化科普宣传
2007年,高海斌从大连医科大学读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后,毅然从医学转向生命科学的科普工作。“转行是源于学习解剖过程中的情感触动。”高海斌说,虽然没有在医院从事救死扶伤工作,但从事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工作同样很有意义,更蕴含了一份历史使命与责任。在他看来,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可以让更多人,更直观、更深入、更科学地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人类自身。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2019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高海斌参与编写的科普著作《生命奥秘丛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奖项于1984年由国务院设立,是中国科普最高奖。
据悉,《生命奥秘丛书》分为《深海鱼影》《达尔文的证据》《人体的奥秘》3册,丛书以脊椎动物为主线,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导引,通过专业的摄影,将利用生物保存科技创新成果—生物塑化技术—保存制作的大量海洋、陆地脊椎动物和人体标本生动地呈现给读者,展示了脊椎动物和人类的同源器官、同功器官和痕迹器官的演化,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比较解剖学证据,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体的奥秘以及脊椎动物的进化与演变的历程。“该丛书使原本只能在标本室内供教学科研使用的标本走进社会,面向大众,以一种可为大众接受的形态来讲故事、说道理、谈感悟,进而为生命科学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直观的诠释方式,实现了该领域科普空间和科普方式极大的创新和突破。”高海斌说。
完善科普场馆
受益人群近100万人次
在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很多参观者都会感到惊讶:竟然可以不借助任何设备,零距离观看、触摸各种真实生命体的内部解剖结构。据悉,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主题特色是面向青少年研学和社区教育游学,开展生命科普教育和健康教育。馆内藏品两千余件,集真实海洋动物、陆地脊椎动物、人体塑化标本收藏、科研、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每到节假日,都有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和很多博物馆不同的是,在这里,当参观者好奇地上前触摸展品时,工作人员并不会制止。
在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两米高的棕熊标本最受小朋友欢迎,熊掌部位被完整地展现出来,其背后保留着完整的脂肪、毛皮组织,让人直观地了解熊的身体构成。在一些人体组织展品上,细到头发丝一般的血管,都能被完整的保留展现出来,这都是依托了最先进的生物塑化技术实现的,而高海斌是这方面的专家。“用这种技术制作的标本,仿佛把生命体冰冻起来,永远保持着它最真实的一面。”高海斌介绍,传统标本是放在福尔马林中保存的,水分较大,供教学科研使用,而生物塑化技术做出来的标本是干性的,不惧人的触摸,非常有利于教学和参观。这项技术使得生物展品有机会面向大众展出。
这样的展览,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观看展品的同时还能参与多种展览互动,这种有趣的科普方式不仅能激发大、小朋友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其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在游览体验中获取知识。”高海斌坦言,希望通过科普的方式揭示生命的神奇和伟大,引导大家探索和感受生命的神奇与奥秘,同时,引导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
据介绍,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自2013年底成立至今,已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00多场,累计受益人群近百万。眼下,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不仅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模式也成为长三角地区健康科普、科学传播和文化旅游的一个特色。
打造立体化“旅游+科普”
开启知识学习新体验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做好生命科学的科普工作?高海斌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带着课程、教学标本到学校、社区进行教学。2021年10月19日下午,在苏州市吴中高新区科文中心,20组亲子家庭参与了“梦蝶飞舞:蝴蝶科普与标本书签DIY”趣味学习体验课堂。作为2021年苏州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送的第一站,该课程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欢,他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了更多生命科学的魅力。
为了把科普事业进行到底,高海斌跳出实体博物馆的限制,围绕“书—馆—网”即《生命奥秘丛书》科普载体、生命奥秘博物馆旅游阵地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共享网络平台,打造立体化“旅游+科普”新模式,一方面把展厅、图书、网络三方结合,拓展了全新的科普空间、科普方式,另一方面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将科普阵地从馆内搬到馆外,给百姓带来新的科普体验。
高海斌还在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开展了“小小讲解员”活动。通过前期的报名、筛选、培训,到最后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顺利结业,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掌握更多生命科学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能动性。作为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还精心设计了心肺急救、孕妇体验、承诺不吸烟、解剖珍珠蚌、制作蝴蝶标本书签、妙手印记等教育活动,并开发了认识肺结核、消化工厂、了解运动系统、人体的下水道等体验课程。
高海斌告诉记者,昆山是他的第二故乡,这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创新创业环境优越、政府重视人才培养、职能部门配套服务质量好效率高。他说:“我很幸运能够扎根昆山这片热土,和昆山共成长,为科普事业作贡献”。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90231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