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路上不能有“坑”!江苏自动化检测助力打造高品质农路
“这条路畅通舒适,我这一路骑了大概半小时,一边骑行,一边看着这么美的太湖风景,感觉真好。”骑行运动爱好者刘烨感慨说,平坦畅通的环太湖农村公路让他竖起了大拇指。作为一名骑行运动爱好者,刘烨还注意到了环太湖农村公路为骑行者划分了专用车道并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沿途也有很多安全道路标识,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良好的路面技术状况,平坦畅通的农村公路,让农村地区的百姓出行得以舒心。这是江苏应用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技术的成果。近年来,江苏公路部门稳步推进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水平,为人民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
高品质的农村公路,不仅为群众出行营造了舒心的环境,更为地方产业节约了成本,助力了农产品的对外销售。在南京溧水白马镇,昌米蓝莓园负责人王昌米切实感受到了农村公路“路畅”的好处。他介绍:“蓝莓娇气,我们的蓝莓运到苏锡常销售,路上一颠簸,就要损耗两成。现在路面平整了,几乎没有损耗了,我一年能增加1万多块钱的收入呢。”
溧水农村公路的通畅出行环境,在于南京公路部门能够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在农村公路路面养护质量检查现场,南京通过采用路况综合检测车(LEIS),对路面的破损情况和平整度进行检测,保障农村公路路况良好。该检测车配备车辆景观采集系统,每20米采集一张现场照片。工作人员驾驶路况综合检测车,可以同时检测路面平整度、路面损坏、前方图像及GPS信息,及时记录现场发现的问题。
类似的技术在江苏农村公路上广泛应用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江苏充分运用路况综合检测车(LEIS)等技术,全力保障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水平,为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
如滨海县以机动车辆为平台,配备自动化、快速化的数据采集设备,在正常车流速度下可以自动、快速地釆集主要路况指标。该设备以AI智能识别算法技术为核心,融合高清晰图像、振动传感器和面阵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检测技术,辅以GPS和里程计定位技术,可自动识别裂缝、龟裂、坑槽等沥青路面病害,以及破碎板、板角断裂、边角剥落、坑洞等水泥路面主要病害,实现“自动化、快速化、智能化”的高速精确探测。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提供了助力。平坦畅通的农村公路,也让百姓出行更加舒适。
当了20多年的乡村医生,上门看诊、慢性病随访等工作让陈医生跑遍了周边每一户农家,也对十里八村的农路了如指掌。“以前都是石板路啊、水泥路啊,路上坑坑洼洼的。开个车要颠簸半天,子女们逢年过节探亲都是一通抱怨,路上车不好开。”陈医生说。如今,平坦的柏油路串联着家家户户,花木、流水、广场……一步一景,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现在子女们一有空就回来,吃过晚饭还要去社区广场看唱歌跳舞。”陈医生说。
无锡宜兴农村公路的舒畅通行环境给陈医生家带来了巨大变化。而在这些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过程中,无锡公路部门应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科学决策应用,使用了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系统(MQI)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评价。该系统在实现公路全寿命运营管护周期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基础上,兼具评定计算、分析统计、病害跟踪等功能。操作人员按实际情况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按评定单元依次录入,系统就会根据基础数据、参数、录入数据和选择条件,自动计算得出所需要的数据值和相应的评定等级,可以全方位掌握辖区内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水平,为农村公路的养护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及时发现路面安全隐患、路容路貌等问题,给百姓带来舒适的通行环境。
目前,在农村公路养护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实施管理的方式,在全省许多地区都有应用。如扬州高邮公路交通部门采用了“互联网+农路”模式,建立了以数据为基础、应用为主线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网一平台”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农村公路所有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指标得分,并按需求进行分级,绘制出指标走势图与等级比例图等,自动生成报表、报告等,实现了基础数据随手可查、项目全面管控、日常养护快速高效、运营状态动态掌握的目标。身处办公室可随时调用服务器中存储的道路各类数据信息。
高品质的农村公路修到家门口,群众致富才有奔头。随着“四好农村路”的通村到田头,连网到国省干线公路,农村产业发展迎来转型升级,发展为集种植、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体系。
在盐城东台,梁广公路边上红芳花卉家庭农场的培育大棚里,春意盎然,60余万盆年宵花昂扬生长,生机勃勃。“之所以选择在此创业,就是因为交通便利。花卉产品可以快速运抵上海、如皋等地的大卖场。”常年在上海从事花卉培育的万曰芳介绍说。以路为引,红芳花卉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梁垛镇张倪村也得到长足发展,通过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花卉、蔬菜、水果等高效农业,盘活农村经济,壮大村集体收入。
良好的农村公路路况水平,高品质的农村公路品牌,也便利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去年11月份正式运营的徐州新沂阿湖镇的邮件物流配送中心,每天会从上下游收到300多件快递。“农村公路畅通了,圆通、中通、韵达等这些品牌快递,才会入驻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邮政投递员张洋洋说。
阿湖镇阿湖村村民王志国在家中签收了三天前在电商平台购买的快件,“线上下单,快递员在村里送货到家,过去想都不敢想”。
近年来,江苏农村公路路容路貌保持良好,养护水平不断提高,向社会提供了一个“畅、洁、绿、美、安”的公路环境,涌现了诸如溧阳1号路瓦屋山风情道、连云港大桅尖路、溧水郭云线、铜山单棠线等一批全国最美乡村路。盐城旅游公路1号线东台段入选2021年度“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
美丽的农村公路,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一条条农村公路创造了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勾勒出“车在路上走,人在景中游”的美好画面,也让民宿业、旅游业、新型农业等富民产业焕发出新的光彩,促进群众增收,让人民群众走上一条永不枯竭的生态富民路。
来源 | 交汇点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9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