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丰碑高耸——中共七大

02月08日 17:03

▲延安宝塔山

时过清明,陕北延安还有几分寒意,但杨家岭中央礼堂里却是热气腾腾。来自全国各地的8个代表团及大会工作人员,整整齐齐地端坐在座位上,目光凝视着庄严的主席台,等待那盼望已久时刻的到来。


彪炳千秋的历史盛会

▲油画七大会场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举行。按朱德所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亲手盖的房子里召开的一次盛会。”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出席大会的有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无表决权),代表着121万党员。毛泽东在大会上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关于形势和思想政治问题的报告、关于讨论政治报告的结论和关于选举问题的讲话。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任弼时、陈云、彭德怀、张闻天、陈毅、叶剑英、杨尚昆、刘伯承、彭真、聂荣臻、陆定一、乌兰夫等作了发言。这些报告和发言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本精神,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并对各条战线的任务和政策提出了具体意见。大会经过详尽、透彻的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

确定党的政治路线,是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指出,为了建立新中国,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立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民主联合政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最高形式,是全国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大会还拟定了在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前和之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两个具体步骤。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纲领,也作了全面的说明。大会的文件还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规律,对中国革命的三项基本经验,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些内容,集中地反映在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联合政府》中。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七大的又一重大历史功绩。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偏向。”还规定必须在党的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坚持民主集中制。所有这些,使全党能够在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候,在思想理论、政治路线和组织制度上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得到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强有力的信心。

▲1936年毛主席在陕北

毛泽东本人对“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一直有自己的看法。早在1943年,毛泽东曾写信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的时候,不是鼓吹的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段去鼓吹(例如把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又说:“决议案(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在其他场合也讲过:“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毛泽东态度之谦逊,胸怀之博大,使全党同志深受教育。

▲毛主席与老乡谈话


民主的选举留下佳话

七大在听取了三个报告并进行几天讨论之后,进入酝酿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阶段,这是与会代表们普遍关心、讨论最多、也是分歧最大的一个焦点问题。选举的标准是什么?犯过错误的同志要不要选?各个方面包括“山头”要不要照顾?是不是只有那些能力强、经验多、知识丰富的同志才能当选?一些代表公开提出,王明等人对革命造成的损失太大,无论如何不能选他们当中央委员。

5月24日,大会举行第17次会议,毛泽东代表主席团作了关于中央委员会选举方针的报告,集中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选不选犯过错误的同志?毛泽东说,犯过错误的不选,只是一种好的理想。但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哪有不犯错误的道理呢?六大没选陈独秀,四中全会没选李立三,这都不好,也没有保证我们党不犯错误,甚至犯更大的错误,原因是政治路线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我们选举的原则应当是:犯过路线错误,已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的人,可以选。鉴于历史,为着将来,为着全国人民,为着全党,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方针,尽可能团结更多的人在我们的纲领下。

第二,要不要照顾各个方面?毛泽东说,这就是所谓照顾山头的问题。主席团认为,要照顾才好。中国革命有许多山头,即有许多根据地,白区也有许多块,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有山头不是坏事,坏的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要消灭山头主义,就要认识山头,照顾山头,缩小山头,这是一个辩证法。因此,要把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先进代表人物都选进中央委员会

第三,中央委员会是不是要通晓各方面的知识的人?毛泽东说,每一个中央委员都应通晓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很好的理想。但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通晓各方面的知识。因此,不要求每一个中央委员都通晓各方面的知识,因而要把有不同方面知识和才能的同志集中选出来。

毛泽东这几点意见通情达理,代表们一致拥护毛泽东代表主席团提出的选举方针。选举阶段开始后,先由各代表团提出候选人名单,经过充分讨论后进行预选,再提出正式候选人名单,最后举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以这样的民主方式进行选举,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6月9日,选举中央委员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以及王明共44人当选为中央委员。当代表们投完票、工作人员唱票计票时,许多代表走出礼堂到外面休息去了,但毛泽东仍坐在那里未动,他在等候计票结果。直到王明的选票过了半数,肯定能够当选了,毛泽东才放心地起身离开。后来毛泽东说,如果王明选不上,大家心中都会不安的。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哪!

▲毛泽东在七大会议上讲话


树起历史第一座丰碑

历时50天的七大胜利闭幕了。6月11日,大会举行隆重的闭幕式。毛泽东致闭幕词。他说:“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这次大会是团结的模范,是自我批评的模范,又是党内民主的模范。”毛泽东的这篇闭幕词,会后经整理修改后。以《愚公移山》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经典之作。

的确,全党同志为了这次会议,等待了17年。党的七大最早定于1938年召开,继而推迟到1942年,后又决定在1943年底,继而再推迟,直到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才最终定下了召开七大的有关事宜。七大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召开,一方面是由于战争关系,交通阻隔,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们难于集中在一起;另一方面,主要是全党对于党的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是非问题,认识上存在分歧,思想得不到统一。17年过去了,党的力量早已今非昔比。我们拥有党员121万。军队近百万,解放区人口近1亿。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和希望所在。尤其是经过整风运动,全党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经受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整风运动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使全党端正了思想政治路线,破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这就为七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延安的火炬

七大是党成立以来最盛大、最圆满的一次全国大表大会。七大也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彪炳史册。它科学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制定了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标志着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七大还表明,我们党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自己的领袖。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已经在全党树立起来了。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8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