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之间,比起相亲相爱,更重要的是相知

01月18日 14:10


“我是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

“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

“相信我,这一定是你最稳的选择。”

……

如此简短的一些话,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在这些口头禅的背后,是“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只是这种爱,有的时候却成为了枷锁。

本来可以自由翱翔的孩子们,因为爱,因为这样的教育,被父母拽回到笼子里,成为了笼中之鸟。他们想要的快乐和懂得,被最亲近的家人忽略。

如果反过来看看子女对父母的一些话语,也会发现同样的情况。

“年纪大了,不要出去折腾了,就在家里待着。”“你这些理论都过时了,现在的社会早就不是你们当年了。”

父母渴望与外界联系,渴望与子女沟通,而这种渴望有时也会被自己最爱的孩子拒绝。

毫无疑问,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连接最深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

因为血缘的关系,因为朝夕相处 ,因为生长于基因里的爱,只是,这份爱并不一定会带来理解与认同。

正如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讲述的故事一样,一个看起来过着幸福生活的少女,却因为家庭的桎梏,一步步走向了死亡。

这一场十六岁少女用死亡演绎的无声告白,让我们透彻地感受到,爱的期待和爱的绑架。

在悲剧的背后,它更想告诉我们的是,放开以爱为名的执着,去倾听和理解,才能让家成为一个真正的温暖港湾。

其实,书中少女的故事并不罕见,期待、误解、挣扎、愤怒、迷茫,青春的底色本来就是一片混沌。

伍绮诗只是用女性特有的敏锐知觉,写下了一个有着世界共通语言的感伤故事。

这个故事有一个带着悬疑色彩的印子,继而如流水般波澜不惊地铺展开来,她将家庭中的两代人,每个人物视角下的遭遇与感受错落有致地编排在一起,共鸣由此而产生。

而在这背后,更为触动人心的,是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思考亲人之间正确的相爱模式究竟是什么。

她想起那只曾经优美地降落在一摊树脂里的苍蝇,也许它误以为那是蜂蜜,也许它从未见过树脂。当它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时,已经太晚了。它挣扎扑腾,然后沉陷,最后淹死。

因为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一本书或者一件连衣裙,并非读物或衣物那么简单;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本期为你精读的主持人是芊芊。



“ 

【芊芊】

那个奋力想找到社会地位的家庭,那位奋力想实现人生价值的母亲,以及千千万万和这个故事中彷徨的人一样的迷茫的人,都在关于死亡这件事上得到了活第二次的机会。                         

《无声告白》的内核,也许有人会说,是家庭、是女性、是华人,或者年轻人成长中的彷徨与迷失。不过,在这些主题之下,亲情始终是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

每个人都想要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只是无论有多坚强自主,始终需要爱的滋润。给最亲的人更多的理解,试着去更懂得他们,才能让这爱生生不息。

赶快扫码,加入爱阅读,听【芊芊】为你解读这本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懂得如何去爱

爱阅读是【昆山人民广播电台FM88.9】发起的一个读书分享会。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我们聚集了多位金牌主持人,我们从心理,眼界,沟通,认知,财商等等十个方面,精选全球100本好书,助你全方位提升自己。

让你轻轻松松读透每一本书,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20年的阅读量。

阅读本身是非常好的一个习惯,不仅可以拓宽你的见识,丰富内涵同时也是减压,感受内心宁静的一个绝佳方式。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8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