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9亿元
刚刚过去的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抢抓疫情下的机遇“窗口期”,及时出台稳岗促产“昆八条”、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等一揽子政策,全力抓生产、强保障、畅流通,经济发展量质齐升,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9亿元,同比增长9.1%,收入总量、增量继续保持全省县(市)首位,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持财政收入总量较快增速的同时,我市财政收入质量也在同步提升。全市实现税收收入411.5亿元、增长10.3%,财政收入的税收占比88.1%、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合计完成271.8亿元,增长12.1%,拉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9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中有进的牢固根基,来自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提质。今年以来,我市坚持2021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目标不动摇,深化挂钩驻点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春节期间发放稳岗促产奖励1亿元,常态化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帮助企业打通产业链供需两端,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突出精准管控,提高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企业把产能释放出来。同时,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优化结构,提升工业投资占比。
为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财税部门围绕中心工作谋篇布局,按照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政策导坚定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兑现产业人才科创专项资金20.4亿元,精准发力制造业智改数转、领军人才引育、创新载体建设等关键领域。组建产业发展母基金,支持我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补链延链强链。立臻智能终端、友达新型显示面板、 三一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等数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集结成势,用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持续巩固产业基础,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财政收入的稳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是地方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财政部门持续擦亮“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坚持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将综合风险池最高放大倍数提至15倍,撬动新增贷款59.8亿元。31项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惠及企业1850家次。发放春节期间稳岗促产奖励、消费券1.2万元,保障企业用工稳定。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财政收入的稳健增长提供源源动力。
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财之所用,2021年全市财政支出更加倾力民生。全市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三公两费”等一般性支出,同时,民生支出不降反升,与民生福祉紧密联系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十三项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财政倾斜有力支持了民生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建成并投用16个学校项目推动新增学位1.5万个、普高录取率提高至64.6%,公共卫生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启用,东、西部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并接近收官,就业、扶贫等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面提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我市财政部门将牢牢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精力功难事,以实际行动为全市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融媒体记者 | 许晓明
责任编辑 | 庄哲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8070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