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保种+基因保种!梅山猪保种实现“双保险”

12月24日 23:01

梅山猪(中型)是我国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之一,我市是梅山猪(中型)主要产区之一。记者在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日前,我市与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所签订协议,将采取活体保种、基因保种“双保险”的形式强化梅山猪保供工作,防止种质资源流失。



梅山猪(中型)具有“四白脚”特征及产仔数多、乳头数多、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梅山猪肉质性能突出,肌肉大理石纹明显,以色鲜、汁多、味香和质嫩而出名,是制作酱汁肉、万三蹄等的优良原材料。其优良的生产性能蜚声海外,为推动世界养猪育种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部分地方猪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造成较大影响,加强梅山猪(中型)保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梅山猪(中型)遗传资源保种工作,2014年投入1000余万元重建昆山市梅山猪保种场,保种场于2017年获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称号。同时,保种场依托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昆山市畜牧兽医站等相关单位,加强梅山猪(中型)遗传资源保种和利用,通过前期工作的不断积累,目前生产繁殖性能稳定的基础群已基本建成,共拥有158头母猪,19头公猪。


在活体保种的基础上,2019年,市农业农村部门启动基因保种工程,开展梅山猪(中型)精液及体细胞冷冻保存工作,投入21万元采集7个家系公猪精液3200毫升、体细胞52份送南京农业大学制作样本冷冻保存,2020年共采集7个家系公猪精液1.2万毫升,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制作7400份样本,送国家基因库冷冻保存。


据了解,此次市农业农村局昆山市梅山猪保种有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所签订《梅山猪备份场保种合作协议》后,将结合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以“本地保种+异地保种”“精液保种+体细胞保种”的双保险形式,进一步提升品种保护能力,为梅山猪(中型)后期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融媒体记者 张 欢)

责任编辑:沈莹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7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