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通往成功的路,为什么你一条都没挨上?

12月24日 09:53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之前微博上一段北京市高考状元的采访,

他对着镜头,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这个采访已经过去挺长一段时间了,但给我的印象很深。

虽然他说得很扎心,但句句都道出现实。

高考大家肯定全凭自己的真材实料,但是优异的出身、家庭的教育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确都是个人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甚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和未来。

这些观点也是我们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或者试图逃避的。

在我们传统认知里,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出人头地,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天赋异禀、勤奋过人。

市面上林林总总的名人传记,也都偏爱小人物逆袭成功人士的故事: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的人,依靠天赋和努力,最后走向了成功巅峰。

讲述他们如何从贫民窟小人物逆袭成业界成功人士,又是如何凭借自己的超强意志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所以我们经常把成功与努力、天赋这种词汇紧密联系起来。

而有这么一个“怪才”,他从普通人都不会注意到的角度,对一些著名的成功人士展开分析研究,揭开了一连串有趣的结果。

比如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那正好是计算机革命的时代。

比如中国人的数学水平在全世界排名较高,是因为他们种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

又比如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都是犹太人后裔,他们的成功很大原因是他们赶上了相关法律的革新,而祖辈从事服装行业的经验又让他们拥有了抓住机遇的能力。

基于很多这样的“结果”,这位“怪才”认为人们在宣扬成功人士时,往往太过强调个人的天分、努力和成长,而忽视了光环背后各种偶然的运气成分和家庭教育等等客观因素。


他就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天才作家。他天马行空地运用了大量有趣的例子,写成了这本《异类》。带着我们走进成功人士的世界,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成功。

异类是那些获得特殊机遇之人——是那些耐心等待,当机遇到来就当仁不让把握住机遇的人们

成功,就是别人花33秒就放弃的事,你却花22分钟去思考。

文化传承是事件背后更强大的力量,它植入人性,影响长存。

这本书虽然名叫“异类”,但还有个副标题,叫做“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它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这本书是在指导我们怎么正确地去看待成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原来除了自身不懈的努力,原生家庭、社会环境、偶然机遇,甚至是民族文化熏陶对成功的影响有这么大。

作者教我们把成功当作一个优势积累的结果,在失败时就要去发掘自身其他方面的优势。


基于这样的思维改变,我们就能多角度地完善自己。当这条路走不通时,我们完全可以整理情绪,积极地寻找另一条的路,说不定它更合适、更方便。

而这个不断累积、不断摸索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接近成功的过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带领我们找到成功的根源,发现更深刻的成功契机,让我们在失意时不会轻易向失败妥协,重拾对自己的信心;在得意时也不会骄傲,而是耐心等待下一个时机的到来。

本期为你精读的主持人是【芊芊】。


“ 

【芊芊】说: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成果,更是他所成长的环境的产物。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


如果你也想成为奇才异类,离成功更进一步,那就赶快扫码,加入爱阅读,听【芊芊】为你解读这本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发现成功契机


爱阅读是【昆山人民广播电台FM88.9】发起的一个读书分享会。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我们聚集了多位金牌主持人,我们从心理,眼界,沟通,认知,财商等等十个方面,精选全球100本好书,助你全方位提升自己。

让你轻轻松松读透每一本书,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20年的阅读量。


阅读本身是非常好的一个习惯,不仅可以拓宽你的见识,丰富内涵同时也是减压,感受内心宁静的一个绝佳方式。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7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