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争做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领头羊

12月15日 18:24

眼下,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QT-360超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正在多家知名车企上车测试。“产品已经完成国家强检认证测试,电池能量密度是普通锂电池的1.5倍以上。”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泓材介绍,该电池是企业今年布局的重点技术开发项目之一,通过提升固态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实现更大单车装机容量,进而实现超长续航里程(>1000km)以及在500公里续航里程之内的10分钟快速充电,产品上市后年产值将过百亿元。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成为诸多企业竞相逐鹿的新赛道。清陶能源正是昆山提前布局新能源赛道的重要落子。2016年11月,南策文院士带领其团队在昆山开发区设立清陶能源,致力于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生产装备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生产。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全固态锂电池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但其产业化的相关技术瓶颈始终未能突破。

面对重重困难,清陶能源静水流深,行稳致远,用两年时间,建成了全国首条可量产的固态锂电池产线,实现了固态锂电池技术从高校实验室到市场化、产业化的艰难转变。为此,昆山授予南策文院士团队“头雁人才”称号,并奖励资金1亿元,支持企业继续开展技术攻关。

能够有底气持续啃下技术“硬骨头”,清陶能源的最大底气来自于人才。打开企业员工履历表,600多位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半数以上员工具有大学学历;200多位研发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到68%。与此同时,企业还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通过联合创新、资源共享,有效支持公司科研体系。企业、高校、政府三方合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开辟出康庄大道。2020年,清陶能源建成全球首条固态动力锂电池规模化量产线,实现了由0.1GWh到1GWh的产能升级。开发出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固态锂电池产品,成功攻克了固态锂电池领域的多项世界性难题。与此同时,搭载清陶能源固态电池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哪吒U纯电动汽车样车正式下线,标志着企业在固态电池汽车技术研究和生产上迈出关键一步。

“我们一直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建立起围绕不同方向、不同场景的开发团队,让有代表性、有竞争力的产品更好地服务市场。”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玉川介绍,目前,清陶能源已构建起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申请国家专利300多项,获得授权200多项,其中有一半为发明专利。清陶能源的产品已经应用于儿童用品、高端数码、军工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企业多年来致力打造的“新能源材料—固态锂电池—自动化装备—锂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孵化—产业投资”完整产业链有了现实模样。

技术创新高歌猛进,产能扩充快马加鞭。眼下,占地300多亩的清陶能源新生产基地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预计2023年投产后,将新增产能过百亿元。今年,企业也已进行股份改制,并完成由上海科创领投、科森科技等多家机构参与的F轮融资,企业估值达到103.09亿元。“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储能技术的下一代新技术,也将成为‘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冯玉川说,公司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充分发挥“独角兽”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构建创新生态,带动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融媒体记者 李 刚)

责任编辑:葛自强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77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