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辰宇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流水线“上绘幸福!
上千幅油画在成排的桌上挨个铺开,20岁的云南姑娘浦雪和同伴围绕这些桌子,在每一张画板上重复同样的动作、绘出同样的图形。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线,当每一位“浦雪”完成自己的工序,一幅幅极具艺术感的油画就大批量绘制而出。
从设计、打样,再到送进“流水线”上精工绘制,在位于周庄古镇外围的一处厂房内,江苏辰宇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的艺术油画装饰品正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每月达几十个货柜。“今年销售额预计近1亿元,年销量超100万幅,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家我们这样规模的油画工厂。”辰宇文化创始人邵进飞说。
来自浙江兰溪的邵进飞是一位美术爱好者,年轻时做过玻璃画、卡纸画,在浙江义乌、东阳一带很有名气。参加多年广交会后,他发现了艺术油画装饰市场的巨大商机。机缘巧合,加上昆山、周庄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10年前,他来到周庄,创办了这家油画工厂。“我们的油画绘制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自己的版权。”邵进飞自豪地说,在昆山市相关部门、周庄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帮助支持下,目前,辰宇文化拥有的版权数已超过10万个,在同类企业中一骑绝尘。辰宇文化的版权作品一是来自公司的电脑设计,一是来自画师们的个人创作,几乎每个月都要申报2000件左右。
巨量的版权,奠定了这家油画工厂作为文化企业的地位。辰宇文化已连续多年在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中排名靠前,并成为江苏省版权贸易基地。在邵进飞看来,版权还带来了油画精工绘制的标准化,便于大规模生产;原创产品,带来的附加值更高,因为版权交易经常与油画装饰品交易同步进行;有利于版权保护,这几年辰宇文化在相关版权纠纷案中胜诉率为100%。最重要的是,邵进飞认为,版权“走出去”,助推了文化繁荣,彰显了文化自信。
油画的工厂化生产,让很多像邵进飞一样的“爱好者”变成了“创作者”“生产者”。这里的200多名画师多是半路出家,且70%为“90后”。来自云南的小伙子邓宋剑是这里的打样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绘制一幅名为《雅吉象》的油画作品。他说,经过他的重新绘制,简化了复杂程序,变得更加适合“流水线”生产了。他觉得,在这里,对自己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提升很快,而且对油画的绘制理念也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来自河南许昌的打样师罗晓兵告诉记者,将兴趣变成职业,辰宇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虽然说像是流水线,但还是需要手工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辰宇文化也是按照企业班组的模式,将订单交付各个工作小组,然后根据完成质量进行“论功行赏”。“与原画达到95%左右的相似度,就是成功产品。”邵进飞介绍。
随着人们对油画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辰宇文化的创新性得到了进一步展现。这种创新,不仅是理念上,更体现在技术上、材料上。辰宇文化的“镇店之宝”就是一幅《蒙娜丽莎》画像,不过,材料不是颜料,而是10000多颗不同的纽扣。在辰宇文化产品展示大厅,环保材料、金属材料、3D技术……都在油画中得到体现。“艺术油画装饰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们的油画目前主要销往美国,欧洲市场还未拓展,国内市场正在稳步推进。”邵进飞说,抖音成为辰宇文化国内销售的重要渠道,每天12小时直播,国内销售目前已经占据销售额的10%左右。
▲《蒙娜丽莎》画像
▲抖音直播
年轻画师浦雪说,在这里,不仅学到了油画流派、色彩选择等知识,还提升了技艺,更多的是,有一份很好的收入,很充实、很幸福。(融媒体记者 茅玉东 管胡雯 李艳萍 徐鹤千)
责任编辑: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7740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