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窑火”,点燃青春“焰火”

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布 11月27日 14:29

一片古窑址群

正在点燃年轻人生活中最美的“焰火”

驱车沿着苍茫一色的长白荡行驶,远远就能望见一根静静矗立的砖窑烟囱。走进锦溪镇祝甸村,不仅可以看到成片的古窑址群,更可以看到咖啡厅、书屋、窑餐厅、民宿等各种旅游业态掩映在别样的水乡田园中。

看得见旧时光
玩得了新时尚
“不灭窑火”
正变成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

        

锦溪镇古以“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得名,也曾是“金砖”主产地。祝甸古窑址就是最好的见证。

 



作为土生土长的锦溪人,原舍·祝甸民宿的店长许峰对砖窑厂有着深厚的感情。“小时候,这个窑厂就已经停用了,周边一片荒芜。”他说,二十年前很难想象这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随着乡村创意和年轻人的进驻,那根静静矗立的烟囱下,近年来,很多新游玩场景、新生活方式、新消费模式正在诞生。

 


砖窑文化馆正是由原淀西砖瓦二厂改造而成。2012年,这座保留着现代“洋窑”(德国霍夫曼窑)原型的24门轮窑停产。2015年,锦溪镇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崔恺,通过“微改造”,把废弃砖瓦厂打造成了独具特色的“祝甸砖窑文化馆”。他希望通过砖窑文化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6年,该项目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田园建筑实例一等奖。在崔恺看来,把这块“不合时宜”的旧址保护下来,是对历史文化最好的尊重和报答。

 


怀着同样的乡村复兴梦想,越来越多的“崔恺”来到这里,他们通过增加一系列文化体验,延续独特的乡村文化,吸引更多新消费,激发更多新活力。仿佛一夜之间,这里集聚了高端民宿、创客学院、甜品店、窑烧咖啡、时尚小火锅等年轻人喜爱的消费业态。徜徉其间,仿佛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交错的折叠空间。

 


2019年,在外工作的许峰毅然决定回到这里,为古窑焕发新生贡献一份力量。“古窑文化园80%的员工都是朱浜村或周边村的村民。村里工作机会多了,环境也好了,许多年轻人都愿意回来了。”

 


今年国庆期间,很多骑行车队来到祝甸村。车友们说,这里兼具传统与时尚,既可以感受旧时古窑的古朴风貌,又可以喝喝咖啡、把玩文创,身心得到完全放空。水上皮划艇、田园写生、文创市集、手工紫砂制作、砖拓、卡丁车等活动也在这里不定期举行,吸引了越多越多的年轻人汇聚于此。

 


在原舍·祝甸民宿的古砖收藏室内,陈列着馆主朱胜萱先生几十年来的藏品。每到周末,来自上海等周边地区的父母带着孩子在这里体验古砖砖拓,感受传统文字纹饰之美。“将新时代的创意融入旧时光的记忆中,以一种更加灵动的方式让游客感受到了砖窑文化的独特魅力。”许峰说。

 


从一座古窑开始,人们慢慢地喜爱上了这个江南小村落,也渐渐为深厚的江南文化所陶醉。砖窑文化馆保护性改造、创新性传承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未来,这里的现存砖窑还将得到整体规划,持续放大文化集聚效应,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人气。


供稿:市融媒体中心旅游度假区分中心

审核:区党政办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7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