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首批生态美丽河湖通过验收
虽是冬日,但巴城镇武神潭自然村境内的武神港依然河水清澈见底、岸边花树繁茂,百姓在河边洗衣、洗菜,亲水美景宛若画。记者从市河长办获悉,近日,包括武神港在内的36条河道顺利通过市级生态美丽河湖验收评审会验收,成为我市首批生态美丽河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水文化的提升成为新的发展追求。近年来,我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以百姓“水清岸绿”的呼声为方向,精心谋划、全域统筹、综合施策、持续发力,以水环境综合治理、美丽河湖创建等措施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水生态提升的新思路,创建水美、景美的生态宜居家园。
首批获评生态美丽河湖的武神港,全长1577米,水域面积2.6万平方米,属于巴城镇村级河道。近年来,武神潭自然村对部分武神港河道进行了拓宽以及河底清淤,并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河道水质、美化河道环境,在沿河靠近驳岸水域种植了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不仅美化了河道,水质等级也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位于花桥经济开发区曹安路南圩的周浦河也顺利成为我市首批生态美丽河湖。记者看到,依托周浦河生态美丽河湖建设,沿河修建了周浦河口袋公园,串联起疏林草地、临水空间、地形造景、健身广场、雨水花园等景点,为当地居民营造了一个多功能的绿色休闲空间。
2018年起,我市率先开始了生态样板河道的建设。2020年,根据苏州市河长办建设生态美丽河湖的要求,我市制定了生态美丽河湖建设五年(2021年至2025年)行动计划,计划十四五期间打造生态美丽河湖470条。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务局副局长魏巍表示,我市将切实贯彻落实省市总河长一号令要求,坚持系统思维,把河道建设与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以精品意识绘好生态河湖蓝图,把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统筹考虑,推进生态美丽河湖总体建设方案编制,做到“量化到镇、细化到村”。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丽河湖基础上,充分发挥水环境治理功能叠加效应,进一步突出“和谐宜居、兴业富民”,实现“生态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融媒体记者 张欢 综合 昆山市水务局)
责任编辑: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72431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