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秋冬“菜篮子”供应平稳
受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与前期北方雨水天气、南方高温等特殊天气因素叠加影响,进入10月份以来,国内多地蔬菜产量下降,生产成本提高,蔬菜价格较往年同期涨幅较大,引发无数市民关注。10月29日,记者走访柏庐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后发现,昆山市“菜篮子”供应平稳,价格也与前期差别不大,外来蔬菜量足价稳。
记者在柏庐批发市场了解到,当前,农产品每日供应量约900吨、存储量约800吨,与前期持平。市场蔬菜批发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个别蔬菜如金花菜、西兰花等涨幅较为明显,西红柿、韭菜、黄瓜等之前价格上涨的蔬菜品种,本周有所下跌,基本接近涨价前。
蔬菜种植基地也积极做好秋冬蔬菜生产工作,确保地产蔬菜正常供应。29日上午,在欧耕尼克基地大棚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着采摘当天上市的蔬菜。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目前在地蔬菜面积50多亩,鸡毛菜、菠菜、茼蒿等每天都有10余种蔬菜上市销售,上市量在1吨左右,价格也与前期持平,没有调价。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近年来,昆山市始终把“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高位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通过推动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绿叶菜核心基地与“美丽菜园”创建,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秋冬蔬菜生产在全年蔬菜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9月份,农业部门就提前部署秋冬季蔬菜生产种植,明确以叶菜类为主栽品种,充分利用冬闲田、果园等地块开展蔬菜套种、间作,扩大蔬菜复种指数,增加秋冬季蔬菜种植面积,实现多茬口种植保供。目前,全市在田蔬菜面积1.4万亩,品种主要包括青菜、大白菜、甘蓝、菠菜、萝卜、花菜、生菜等20多个品种,日均上市蔬菜量300吨左右。
农业部门表示,近期天气持续晴好,将指导基地及种植户更好落实田间生产管理工作,通过发布秋冬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组织观摩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多种形式,全面落实秋冬季蔬菜生产技术措施,重点抓好秋延后蔬菜田间管理,防范低温寒潮,早春茄果类蔬菜育苗等关键环节,确保秋冬“菜篮子”量足价稳,为“两节”“两会”期间市场供应提供保障,也为明年春淡市场供应打好基础。(融媒体记者 张 欢 陆 恒)
责任编辑: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70366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