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环评制度改革
为大力提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环评制度效能,加快探索环评审批制度一体化改革经验,21日,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
《指导意见》的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四大方面14条具体措施。一是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提出了对具备改革条件的县级以上产业园区可实施降低环评文件等级、简化环评编制工作、优化排放总量管理等3条具体措施。二是实施项目环评管理“正面清单”制度。提出了豁免环评管理手续(列出了八个行业13个类别清单)、实行告知承诺审批(列出了十六个行业36个项目类别清单,除畜禽养殖外,其余均为环评报告表类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环评审批服务等4项工作举措。三是做好环评制度与相关生态环境制度的统筹衔接。提出了探索“两证联办”模式、协同落实降碳目标、强化“三线一单”应用等3项措施。四是加强事中事后环境监管。提出了探索建立建设项目环境监管闭环体系、严格依法依规监管、强化改革项目环境管理、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等4条举措。
《指导意见》为示范区的环评制度一体化改革试行政策,自今年11月15日实施,实施有效期设定为2年,适用范围为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即示范区两区一县共2413平方公里范围。两省一市之前已发布实施的改革区域内环评改革举措,与《指导意见》不相冲突的,仍可继续有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环评制度与其他环保制度的深度融合等工作,是“十四五”期间国家环评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示范区环评改革举措以此为引领加强探索。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的环评改革举措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具体改革举措也各有侧重点。《指导意见》吸收两省一市和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促进环评制度改革集成联动,提升源头预防作用,提出的14条具体举措,都是经过两省一市相关生态环境部门多次沟通对接后,认为是共识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环评改革举措。(来源 交汇点)
责任编辑: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69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