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论坛在京举行,周市镇市北村经验受关注

10月19日 17:55

10月19日下午,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乡村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代表共同探讨“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政策设计和重点任务。周市镇市北村党委书记吴根平通过线上形式交流分享市北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受到全国关注。

据了解,市北村有4个新型农民住宅小区和11个自然村,户籍人口3199人,总人口约15000人。2020年实现村级资产超3.8亿元,村级收入24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5万元。三年来,市北村新改建厕所9座,建成4座垃圾分类房,19个垃圾分类亭,新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1个,平均每天处理可堆肥垃圾260公斤,每月可生产2200公斤堆肥。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4个,接入市政污水处理管道,村域内实现100%雨污水分流。覆绿增绿2万多平方,新增停车位205个,浇筑沥青路3.5公里,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水美村庄、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等荣誉。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北村坚持的“一线工作法”。从2018年开始,村里取消了所有办公室,所有村干部下沉服务。在服务大厅设立“草帽间”,每个柜门外挂着一顶大大的草帽,打开柜子,里面配备了安全帽、志愿帽、手套、雨衣、雨鞋等物品。村干部经常换上运动鞋、挎上水壶、戴上草帽、拿起镰刀、拎上马扎,像“资深”农民一样,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听取群众意见,工作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线”,让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2019年,昆山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进步奖”等考评制度,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公开公布自然村、行政村、区镇“红黑榜”“进步奖”,考评结果与区镇年度目标考核、村干部年终报酬直接挂钩,让“干好干坏不一样”,选树典型,激励后进,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昆山获评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

“我们村通过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将整治与建设同步进行,新建厕所充分考虑村民需求,实行专人全日制保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三定一督’模式,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拆除脏乱差大棚房,集中打造2600亩高标准农田;鼓励村民以主人翁姿态加入人居环境整治中,创建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美丽田园,同时不断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老百姓笑脸越来越多。”吴根平说,下一步,市北村将继续保持“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一项重要内容,用辛苦指数来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融媒体记者 李 艳 徐 卉)

责任编辑:沈莹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6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