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44秒!央媒关注昆山大闸蟹

10月08日 20:59

寒露时节,南方秋意初现。大闸蟹到了最为丰腴肥美的时节,今天(10月8日)《节气·中国》栏目用了5分44秒关注昆山的大闸蟹,让我们一起去看下都说了些什么?

苏州昆山巴城镇的阳澄湖上,这里渔船穿梭,好不热闹,一只只饱满的大闸蟹正在澄澈的湖底等待蟹农的捕捞。

▲阳澄湖开捕大闸蟹的热闹场面

昆山是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等先贤的故乡,“百戏之祖”昆曲也发源于此。这里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鱼米富庶。其中昆山市的巴城镇,位于阳澄湖东岸,每年的这个季节,都会收获一批批鲜活肥美的大闸蟹,以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为特征。

▲阳澄湖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寒露时节,跟随当地的蟹农去捕捞大闸蟹,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几点起床?

要想成为阳澄湖水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起得早可没用,因为捕蟹一般都在晚上进行。大闸蟹是穴居夜行动物,晚上出来活动,此时,蟹农们早已把手工打结而成的地笼下到湖里,等待螃蟹们钻进去,再将地笼提起,就会收获满满一地笼的大闸蟹了,青壳白肚,金爪黄毛。

▲地笼里满满的大闸蟹

▲大闸蟹鲜活的一个标志是吐泡泡

据巴城镇蟹农俞杰介绍,阳澄湖一个标准围网养殖区面积为20亩,一年投放3万只左右蟹苗,到了秋季,每一亩能收获1000只左右成品蟹,一个养殖区就是2万只左右。

▲阳澄湖上的围网养殖区

昆山巴城镇大闸蟹目前养殖总面积3.225万亩,其中,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2250亩,池塘养殖面积3万亩,年产大闸蟹3225吨;大闸蟹养殖户、经营户约3700户,相关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产值达6.45亿元。

▲刚捕捞上来的鲜活大闸蟹

大闸蟹从湖中到餐桌 一共需要几步?

蟹农们将鲜活的大闸蟹捕捞回来,首先需要进行分拣,用电子秤对每一只公蟹和母蟹进行规格上的区分,区分完以后,不同规格的蟹就会被放到不同的蟹笼里暂存。

▲分规格暂存大闸蟹的蟹笼

▲大闸蟹分拣

蟹笼里有充足的氧气,师傅们定时给螃蟹喂食,直到有订单将螃蟹们订走。发货之前,还要对大闸蟹进行捆绑。捆螃蟹是个技术活,螃蟹张牙舞爪,一不小心就会被夹住手指,不能绑得太紧,也不能绑太松。重要的一个tips是:绳子要避开螃蟹的眼睛,防止大闸蟹在物流过程中死掉。

▲捆绑好的大闸蟹

大闸蟹捆绑好后,放在盛有冰块的保温袋里,打包装箱,就可以发货了。近年来,依靠四通八达的冷链运输网络,即使是我国偏远地区的顾客,也可以在48小时内收到新鲜的大闸蟹。收到大闸蟹,冲洗干净后,上蒸锅蒸15-20分钟,就可以享用这份来自阳澄湖的美味了。

“食阳澄湖大闸蟹指南”请查收

▲蒸熟出锅的大闸蟹

“不见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当金黄色的大闸蟹被端到餐桌,相信它一定是秋天里独领风骚的美味佳肴。俞杰给了我们一个“食阳澄湖大闸蟹指南”。  先吃蟹脚,蟹脚甜;再吃蟹黄,蟹黄香;最后吃蟹身肉,蟹身回甘。吃蟹的过程不需要蘸任何调料,充分去体会一只蟹的原汁原味。

吹着阳澄湖的秋风,品尝着阳澄湖的大闸蟹,这份美味是寒露节气给我们的馈赠,满足了味蕾,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又一份期待!

(融媒体记者 顾 洁 周 舟 李雅文 杜 江 袁新宇 周天舒)

责任编辑:沈莹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6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