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使命勇担当,江苏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09月12日 12:20

9月11日下午,江苏省科协举办线上科普报告会,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高宏斌宣传解读《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调动全社会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江苏公民科学素质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历次江苏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江苏省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从2007年的2.76%提升到2010年的4.9%,2015年达到8.25%、跃居全国省份第一,2020年升至13.84%、继续位居全国省份首位,呈现出与江苏省经济社会相协调的良好局面,为新时代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构筑了新的更高起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变革了既有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格局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十四五”开局之际,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做出了系统全面规划。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作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下一步省科协将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要求,坚持从江苏实际出发,更加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推动科普工作,努力汇聚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强大合力,科学编制《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着力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抓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开放合作等五大科普基础工程,推动科普理念、科普内容、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等全面创新,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为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新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源 交汇点)

责任编辑: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6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