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平安高地!昆山公安推动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落地见效
近年来,昆山公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紧紧抓住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和联勤联巡的实战检验,聚焦“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全面实施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拥抱计划”,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动区域警务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更有力的平安保障。
高点谋划,构建多层次区域警务合作架构
▲昆山公安召开专题党委会
昆山公安组建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综合协调、组织推进,同时依托“苏、浙、沪15市(区、县)警务合作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等载体,主动对标“上海速度”“浙江标准”“安徽经验”梳理12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情报信息互通、跨区域犯罪协作、路地联勤联动、警务科技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取长补短、良性互动,不断拓展深化区域警务合作内容。
沿沪8个派出所与上海警方建立所级层面的“点对点”合作机制,相互派驻联络员,围绕情报信息共享、水陆卡口一体查控、轨交站点巡防值守等方面,联勤联动、数据互通,形成互为支撑的工作合力。
通过高点谋划、上下联动、层级推进,切实构筑起具有昆山公安特色的区域警务协作新架构,不断提升长三角区域警务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实战驱动,健全多方位区域警务合作机制
加强水陆卡点联守。在毗邻路段的治安卡口、等外道路及水上卡口等区域开展联合查控,按照“一点一策”要求,逐一商定“一点两检、两点两检、包干安检”等查控模式,部分卡口互设通讯电台,确保交界地区通道安检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在治安卡点开展联合查控
积极参与打通交界地区的“断头路”,并及时协调警情管辖、执法联动等事宜,促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管理水平。
加强交界地区联治。积极对接上海铁路警方、上海轨交总队及临界派出所的日常勤务,全力做好高铁、轨交及交界地区的联防联巡;深化“长江大保护”工作,联合开展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行动,加强省际毗邻水域和重点水域的联查联管,不断健全完善长三角区域“水陆空”立体防控体系;组织开展沿沪地区专项整治、设卡临检等行动,同时探索建立远程办案协作机制,持续提升跨区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和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组织联合实兵演练
加强应急指挥联动。建立长三角地区紧急警情与安保联勤指挥机制,及时互通通报预警、核查反馈行动性情报信息,联动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常态组织“红蓝对抗”“关城门”等联合实兵演练,全面提升应急联动效能。
近三年来,先后依托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快速处置突发案件、重大警情及群众求助120余次,切实守护了沪昆两地的安宁。
创新创优,推动区域警务合作长效化发展
以智慧驱动牵引高效合作。昆山公安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警务合作向“智慧型”发展方向迈进,与上海嘉定、青浦等地开展“智慧警务联盟”建设,对接上海轨交公司以及上海铁路公安处,逐步统一视频端口等信息化装备升级改造标准,推动平台对接、数据开放和情报共享,累计完成综合数据交换550余万条,通过整合系统资源,实现城际轨道交通一体化管理;创新研发沪昆区域警务协作平台,推动区域警务一体化从人力对接向智能驱动升级发展。
以常态融合支撑长效合作。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党建团建活动,昆山公安不断夯实合作根基,有力助推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特别是围绕交通管理、社会治理、执法规范、反诈防骗等重点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互鉴融入,进一步推动警务合作联动运转、常态长效。
▲率先启动“长三角地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服务
以“同城服务”推进深度合作。昆山公安紧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做亮政务服务品牌等相关项目再发力。
疫情防控期间,参与制定《联防联控备忘录》,明确两地居民往返通行标准,助力沪昆两地企业复工复产;行政服务事项上,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改革、“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等事项,持续优化便民利企服务措施,让区域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民生领域的“同城服务”。
在“十四五”开局、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历史时刻,在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轮廓框架愈发清晰、合作优势倍增显现的机遇面前,昆山公安将主动对标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上级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与相邻地区公安机关的学习交流、业务融合、联勤联战,努力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来源 交汇点)
责任编辑:沈莹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57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