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联手!打造苏州这条全国示范路

07月15日 11:22

7月13日,点亮乡村——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蓝图发布会在苏州举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峰、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叶卫军、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胡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综合执法局三级调研员董松、浙江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农村处副处长卢晓慧、湖州市政协副主席、交通运输局局长房石磊、常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彭峻,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湖州市交通运输局及公路部门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环太湖路介绍

环太湖路分属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湖州两省四市,线路里程416.2公里,其中苏州286公里、无锡71公里、常州7.6公里、湖州51.6公里。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共覆盖5A级景区8个、4A景区4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30余个,拥有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

蓝图发布会

长期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工作,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陆文华在致辞中指出,苏州持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水平,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日益凸显。在农路的强劲拉动之下,苏州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9:1。


此次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蓝图的发布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先行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苏州市“十四五”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重要部署。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潘国进在介绍中提到,苏州农村公路里程9910公里,通达条件、技术等级、路况水平持续保持领先,并率先实现了8个100%:县道三级以上等级公路100%,在运营三类以上桥梁100%,镇、村公交开通率100%,农村物流网络覆盖率100%,政府财政稳定投入100%,农路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100%,路长制镇、村实施率100%,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覆盖率100%。


携手共同打造全国示范路,对苏州交通而言,是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创新之举,更是深度实现环太湖两省四市设施互通、资源共享、文化共融、产业共振的现实需要。



为创建示范路,两省四市坚持顶层设计、注重协调合作、狠抓落实推进。2020年12月,四市共同签订环太湖一体化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建设框架协议;今年3月,召开主题研讨会,确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以强大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示范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了市、区县和镇村三级主体协同,深化了公路部门与旅游、建设、水利等部门的联动,并坚持用建设减法,换生态加法、效益加法,以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探索出一条环太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让太湖美得更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努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样板。



会上,启动了点亮乡村——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蓝图,蓝图贯通了沿湖四市的湖岸线,环太湖路在城市与乡村间不断延展,将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旅游文化、行业文化、红色文化巧妙融合,线条灵动、色彩缤纷,正是“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的直观表达。


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  全国示范路蓝图



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蓝图包括环太湖公路路线、运输服务、产业带动等内容。


路线方面


环太湖公路联苏州、湖州、无锡、常州四市,与国省干线路网共同构建起了“快进慢游”的环太湖公路网络,沿途设置具备停车休憩、饮水功能的公路驿站30余个,实现环太湖公路驿站30分钟全覆盖,延伸线串联起环太湖周边农业、文化与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走环太湖公路,看太湖风景,感受吴越文化的观光带。

运输服务方面

在实现全域公交的基础上,除旅游包车的专门形式外,环太湖公路通公交线路里程超过70%,多条跨省、跨市公交线路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让群众畅享“一体化”公交优惠政策带来的便捷。同时,还将实现环太湖沿线农村物流全覆盖的目标。

产业带动方面

环太湖公路将沿线景点、特色乡镇、红色文化发源地等串联成线,线环成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服务,形成了集健康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候鸟式养老新兴产业,激活和带动乡村发展。通过在环太湖公路沿线建设党建公园、学习步道、党建小品等形式,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播。

环太湖一体化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的创建,正将沿线的一座座乡村迅速点亮,不断促进整个区域全面发展,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四市交通部门将继续以交通带动产业发展,以市场机制推进区域共同体,讲好太湖故事,大力提升环太湖区域的品牌效应和美誉度。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峰表示,做好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创建工作: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好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奋力打好示范创建攻坚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村公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在创建工作中得到更多实惠。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环太湖各地自然资源、公路基础条件、文化类别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各具特色的创建方案并统筹推进。要坚持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农村公路+”模式,推动环太湖公路与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地域文化弘扬、红色基因传承等深度融合,为打造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样板提供更多的江苏智慧、江苏方案。要坚持改革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跨区域一体化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这一最大亮点和最大难点,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以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方法创新激发环太湖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来源 苏州交通运输)

责任编辑: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5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