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有嘉树
早就想去昆山看树,但无数次到昆山学习调研,却总是与看树擦肩而过。未能到昆山看树,多年来成了我心头的一丝遗憾,甚至耿耿于怀。
因为昆山有嘉树。
淀山湖镇礇村有一棵江苏最古老的银杏,此树经过省建设厅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普查核实,至今已有1722岁了,它是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成为江苏之最的代表,怎能不高看一眼呢。据记载,早在三国时期,碛礇村有一座碛礇寺,寺庙中的子嗣井就位于古银杏东一百步外,人们说井里的水因为纳入了银杏散发的灵气,喝了一口,便可如愿以偿生儿育女。这当然是传说。2020年在银杏叶金黄的季节,我终于来到了这棵古树旁。岁月有痕,沉淀古树之美;此木不言,诉说时代之变,它的树干差不多有一半的树皮没有了,靠仅剩的另一半维护生存,但枝叶仍然很茂盛,树高和冠幅都在20米以上,充满着令人崇敬的旺盛生命力。
江苏超过千岁的古树中,银杏的数量最多,单在昆山就有7棵。昆山有一山,名曰玉峰,又名马鞍,山脚下“玉峰”石牌坊后面也有一棵古银杏。此山此树,相映成趣、彼此成就着。树是镇山之宝,山是护树之基,宋《昆山杂咏》描述这里的景色时,有“高岩耸怪石、老木缠云根”的诗句。此树虽没有碛礇村的那棵年纪大,却也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风云沧桑,一木参天,树干端直,因为有了青山的衬托,树高和冠幅看上去更比碛礇村的那棵雄壮与伟岸。此山虽然海拔仅80米,但平畴百里之间,一峰独秀,万木争荣,四季皆景,成就了昆山的最高点。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玉峰山上没有仙人,却有“三宝”闻名天下。昆石属第一宝,与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宋代诗人陆游在其一首七律中赞道:“雁山菖蒲昆山石,一拳突兀千金值。”当时一方昆石竟价值百金,现在就越发稀有珍贵了。并蒂莲是第二宝,相传由元代末年诗人顾阿瑛手植,一茎两花,花各有蒂,色香双绝,红姿映翠,不同凡卉,人们视之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和善良、美丽的化身。“三宝”中还有一宝就是琼花树,琼花是我国独有的古老珍稀花卉,花期从4月中旬第一个蓓蕾初放一直到5月中旬,花大如盘,洁白如玉,其中最大的一棵琼花树已有310岁,连理交枝,树冠周整,玉花繁盛,堪称今世“琼花之最”。值得一提的是,110多年前有人将一棵广玉兰树与琼花树种在了一起,依了古人“玉环飞燕原相敌”的诗句,将飞燕迎春式的玉兰花比作我国汉代美女赵飞燕,而将八朵一环、环环相连的琼花比作唐代美女杨玉环。两种花几乎同时开放,这样一来,既能欣赏名花风采,又能追想美人丰姿,真可谓匠心独运了。
玉峰及其山脚下的银杏、琼花、广玉兰都位于昆山市内西北处亭林园里。此园还有不少古树,漫步其中,时不时就能遇见它们。据说,昆山百年以上的树木有206棵,而其中163棵就在园内。而在园内的163棵古树中,圆柏就有百棵以上,遍植各处,最年长的一棵已580岁了。相传这些圆柏是明代正统年间县令罗永年捐出薪水所栽,百姓为感激他,便将这些柏树称为“郎官柏”。在这些高耸古柏的庇护下,数量较多的还有桂花树,其中年龄最长的一棵有460多岁了,传说此树是为了纪念昆山历史上第五位状元顾鼎臣,他上书筑砖城抗倭寇,百姓凭借幸免于难……再往深处走,还有610岁的紫薇、510岁的紫藤、210的朴树、130岁的香樟和枫杨……每一棵古树都有着粗糙的树干和苍劲拙朴的树形,都有着暖阳下的满地浓荫,也都有着历史悠长的人物故事。我想,这里古树名木种类之多、数量之众、密度之高,在苏州很少有第二个这样的地方了,置身园中,漫步树旁,感受自然之美好、感怀岁月之苍茫、感悟生命之气象,令人叹为观止。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绿树掩映的亭林园里,坐落着昆曲与顾炎武等好几个博物馆、纪念馆,与自然界的古树名木相比,这些博物馆、纪念馆就是昆山的人文精神之树。昆曲博物馆就好比一株文化之树。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现在对于很多昆山人来说,一天的生活常常从唱昆曲、听昆曲开始,早上6点后的亭林园里,曲友们拉二胡、吹笛子,唱得有板有眼。古老的戏曲艺术一直在滋养着这座城市,使得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愈发“有戏”和“入戏”。如果说昆曲是文化之树,那么顾炎武就是一株思想之树。顾炎武的学问可谓渊博,他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地理、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均有深入研究。他一生辗转,以天下为己任,以学术兴天下,被后人尊称为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其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时刻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树城。大约在春秋时期,昆山有了最初的名字娄邑,南朝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昆山县名始置。时光不居,岁月流转,一代又一代人热爱家乡、建设昆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人创新走出了一条“昆山之路”,今天的昆山成就了中国县域经济的一棵大树,多年来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中排名第一。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在努力建设中国县域经济第一市的同时,昆山高标准践行绿色发展,保护树木,亲近自然,抒写了诗画昆山的绿色篇章,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美与共。
昆山有嘉树,它们是昆山的人文标签。此时,我用心触摸着古树的年轮,读懂了玉峰山下这一片热土的沧海与桑田,从苍柏枝叶间,仿佛看到了一瞬千年的光阴;在四季繁花中,又似乎发现了千年一瞬的永恒…… (作者 蒋忠友 苏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沈莹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44578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