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光荣 劳动最美】2021年江苏省劳动模范,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金根:枝繁叶更茂,根深情最浓
工作心语:创新再创新,做大做强制造产业;奉献再奉献,积极做好慈善事业。
“枝繁叶更茂,根深情最浓。”用这句话形容徐金根带领的科森科技以及他深深热爱的慈善事业,再恰当不过了。
走进徐金根的办公室,一棵“石榴树”摆件摆放在正中央,红红火火的果子挂满枝头。“石榴树是我特别喜欢的,做企业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回想18年来的创业历程,徐金根对每一个客户和员工都充满感激,“我们互相成就了彼此。”
2003年,刚刚成立的科森科技,默默无闻。2017年,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的科森科技,一鸣惊人。回顾这段历程,徐金根认为,科森科技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每一个时代机遇,而且做到每一次转型升级都准确而有力。而科森科技也打上了领路人身上弥足珍贵的精神烙印——低调、刻苦、冷静,心底却始终存有金子一般的光和热。
科森科技起步于电视机散热板上的铆钉制造。企业创立后不久,科森科技就快速发展成为夏普、日立、东芝等日资企业的供应商。2008年,科森科技迎来了发展阵痛期。“国内彩电价格直接降至千元级,海外因金融危机市场缩小,价格也随之降低,继续做进口电视机零部件,没有前途。”徐金根开始思考企业的未来,转型迫在眉睫。
销售出身并在商海拼搏多年的徐金根,很快便以极强的市场敏感和冷静的分析判断,为科森科技的转型之路设计了方向:依托自身精密制造优势,分别向消费电子终端和医疗器械领域进军。随后几年,智能终端、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科森科技也因此赢得了发展先机并奠定了雄厚基础。然而,医疗器械才是徐金根最为钟情的产业领域。鲜为人知的是,这背后蕴藏着徐金根“背水一战”的创业故事。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科森科技的设备、场地、人才、技术等都与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转型代价太大。徐金根却认为,既然方向已经明确,就不能有任何畏难情绪,削尖了脑袋也要往里钻。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金根接触到全球第三大医疗企业,并积极邀请该企业负责人到科森科技参观考察。这次考察坚定了徐金根将科森科技快速转型、进入医疗器械领域的决心。“当你们再来中国,我一定会让你们看到一个崭新的科森。”徐金根的话掷地有声。他要把这次偶然的机会变成企业的新机遇。
此后的3个月,科森科技斥资3000万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以最快的速度建造了无尘车间以及一座符合欧美标准的精密加工工厂。这几乎花光了科森科技当时的全部家当。最终,科森科技闯进了这家全球第三大医疗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并连续4年获得其颁发的全球供应商大奖。“这家行业巨头在全球有4000多家供应商,起步较晚的科森科技成功‘钻’了进去,意味着从此站上了与世界精密制造领军企业对话的新平台。”徐金根告诉记者,正是这份执着和诚意,让科森科技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如今,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微创固定支架等医疗器械均出自科森科技。
将一颗小小的“铆钉”做到极致,并扎进世界科技的中心,徐金根成功了。然而,作为昆山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徐金根为何对进军医疗器械领域情有独钟?“医疗器械属于大健康领域,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徐金根说,“有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以及高端医疗器械,最终受益的还是中国老百姓。”为了这个梦想,徐金根在不间断参与灾害救助、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的同时,全面布局打造医疗器械产业园,大力引进行业先进技术和顶尖人才。“如今的科森已做到‘与巨人同行’,未来的科森要做‘领跑的巨人’。”徐金根说。(融媒体记者 李传玉 郝之声 周舟 季昊)
责任编辑: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42500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