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镇南湖村:渔民变村民,致富奔小康

04月29日 18:15

春光正好,微风不燥。随着旅游市场回暖,来周庄旅游的游客真不少。和风暖阳下,位于古镇区梅堰浜23号的洪桥音乐吧内,不时有年轻人或坐在室内、或小憩于天井的藤椅中,听着音乐,品茶、喝咖啡。


梅堰浜是周庄南湖村较早的渔民集中居住区,地处古镇景区,目前,不少村民以自家老宅为平台,提供餐饮、民宿等旅游配套服务,洪桥音乐吧的主人——44岁的南湖村村民许国勤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80多平方米的音乐吧小巧、精致,融合了江南的婉约与现代的时尚气息。“我们是2010年开业的,随着古镇的发展,小店生意日渐红火。”许国勤说,虽然旅游旺季时,她要忙到很晚才能回家,有时候也比较累,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现在这样的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她补充道。


许国勤的父母是渔民,从她记事以来,她和父母、弟弟一家4口一直住在船上,由于不通电,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碰上大风大雨的日子,躲在船里还会被雨淋湿。“披星而作,日出而息”的渔民,在那个年代几乎都是“靠水吃饭,靠船生活”,风雨飘摇,收入不稳。许国勤说,父母每日辛苦捕鱼捕虾,摇船靠岸,沿街叫卖,辛勤劳作换来一天的收入,只能勉强解决一家人的基本开销。“那时候,我跟弟弟都在上学,爸妈为了多赚点钱,每天都起早贪黑,就是为了能多抓点鱼虾,多卖点钱。”许国勤回忆道。


许国勤父母是老一辈南湖村人的缩影。为了能让渔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周庄镇党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渔民安置宅基地,鼓励他们上岸生活当村民。许国勤一家便在1991年买下了梅堰浜23号所在地的这套房子,并盖了三间砖瓦房。从此,一家人有了遮风挡雨的固定住所。上班成家后,许国勤在酒店、企业都工作过,收入都并不高。搭载着周庄旅游高速发展的快车,2009年,许国勤辞掉了工作开始创业,这才有了洪桥音乐吧。“那时候,在古镇街巷开音乐咖吧的还比较少,所以我的这家店还上了旅游公司制作的古镇游览推介手册呢!”许国勤说,后来,不少外国游客拿着推介手册慕名而来。


闲暇时,许国勤的弟弟一家也会来音乐吧坐坐。弟媳潘丽是“慧游周庄”服务专员,2004年,她与丈夫许国华结婚后,一直从事旅游业。2014年,潘丽一家将富贵园的一套房子精心装修,经营农家乐——渔家小栈,一楼用餐、二三楼住宿,生意十分红火,年收入超20万元。得益于此,她家又在周庄镇上新购了一套房,小日子过得十分幸福甜美。“现在我们一大家子8口人中,3个青壮年都在从事跟旅游相关的职业,生活质量很好。”潘丽满意地说。


从曾经以捕鱼为生,到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享受旅游发展红利实现增收致富;从挤在住家船上历尽飘摇风雨,到搬进新居美宅尽享天伦之乐。许家人的生活变迁也是南湖村大多数村民的真实写照。“现在,南湖村318户村民,几乎家家都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村里的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南湖村党支部副书记沈国方说。


(融媒体记者 丁 燕)


责任编辑:沈莹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4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