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镇陈巷社区:邻里有大爱,小巷藏深情

04月19日 16:03

“唐师傅,我的刀钝了,帮我磨一磨”“剩菜剩饭都是厨余垃圾,餐巾纸不能混在里面”“大叔,您的血糖正常,要继续按时服药”……在陆家镇陈巷花园,每个月都能听到这些熟悉又亲切的声音,这是从陈巷花园党群服务点每月组织的“爱邻日”便民服务活动中传来的。


近年来,围绕“诚心服务巷里传情”党建服务品牌,陈巷花园党群服务点除了将每月20日定为“爱邻日”,还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进一步整合党务、政务、社务等资源,引入6家共建单位、3支文艺团队、2家公益组织,汇聚党建合力,为居民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幼儿早教、戏曲文化等服务项目,让百姓真正享受到“生活小事不出辖区、教育服务就在身边”。家门口的便民服务让居民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陈巷花园小区也逐渐从生人小区变为熟人小区,再变为主人小区。


“陈阿姨,我的衣服口袋破了,麻烦帮我缝一缝。”4月18日下午,在陈巷花园23幢1楼,一件件破损的毛衣、衬衫在“陈阿姨们”的手中被缝补好。2019年,通过走访,陈巷社区“搭把手”行动支部发现小区有许多热心的退休阿姨,她们退休不褪色,免费为居民提供缝补服务。多次商议后,“搭把手”行动支部主动牵线搭桥,帮助退休阿姨成立“陈阿姨”便民缝纫队,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党建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对生活在陈巷社区的居民来说,“变化”成为了这几年的关键词。这些“变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变化”背后,是沉甸甸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陈巷社区持续推动社区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的体现。


今年以来,陈巷社区坚持以“网格化+大数据”为手段,整合优化各类信息资源,通过大数据“采集—治理—应用”模式,以可视化模块推动人员管控、出租房合规化改造、疫情防控等工作落实,为社区基层治理安上了“最强大脑”。“在社区综治警务网格联动工作站,管理人员可以从系统后台看到垃圾分类的实时情况。根据每个点位可承载的投放量和每户居民投放的次数,我们为每个点位安排合适的督导员、摆放相应数量的垃圾桶。”陈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卜建林说,借助大数据平台,社区将每月垃圾投放次数小于10次的居民列为垃圾分类工作重点对象,上门核实情况后,对不符合分类投放规定的居民进行靶向宣传和督导,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管理形成闭环,让社区治理在质量、效率、精度上实现突破。


“接下来,陈巷社区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释放党建红色力量,持续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卜建林说。(融媒体记者 李艳萍)


责任编辑: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3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