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湿地公园获“国字号”荣誉
近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名单,位于花桥经济开发区的天福国家湿地公园荣获“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称号。
“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由中国林学会组织评选,每4年评选1次,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依托湿地自然资源,不断完善科普条件和功能,使更多的公众走入科普基地,接触湿地、体验湿地,线上线下享受科普服务。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环境优美,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II级保护动物31种,具备较高的科研宣教价值。
2016年11月,湿地公园成立了天福湿地自然学校,加入苏州市湿地自然学校网络,至今已累计开发各类课程20余套,开展400场次科普宣教活动,2万余人次参加。
2017年,创建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实训基地,已承办各类国家级、省级培训班20余期,为全国400余家湿地公园提供专业人才培训服务,获得国家林业部门和业界的广泛赞誉。
2018年12月,天福湿地自然学校的科普教育项目“湿地心体验”被授予“2018年度昆山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如今,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年均举办各类特色宣教活动100余场次,年游客量约为10万人次,是实施乡村振兴、湿地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以自然为课本、湿地为教室,没有围墙,没有钟声,有的是学习的乐趣与探索的好奇心,是一所学习不分年龄的科普学校。
生态天福
近年来,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严格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湿地保护工作,成果显著:湿地率从41.77%增加到63.62%;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鸟类从51种增加到205种,湿地公园现有植物550余种、野生动物280余种、昆虫320余种。
野鸟观察
野鸟观察是天福湿地的明星课程,每年10月底开始,从北方飞来越冬的候鸟陆续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落户”,直到来年3月,都是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的最佳观鸟时节,许多南方不常见的鸟儿在这里都能看到。
科普教育
天福湿地自然学校形成“亲子共学、户外教学、企业课程、解说参访、主题策划”5个大类的志愿公益课程。“湿地心体验”项目是天福湿地自然学校依据自身的环境特色设计的特色环境教育课程。活动过程中,学员们穿着青蛙装进入原生态沟渠里实地调查,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学习如何正确保护环境。
来源 | 昆山发布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38187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