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数字之城”】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一条智能化产线嵌入36项专利
精准抓取、整合排序、高速分包……4月7日上午,在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可同时兼容4个液态奶品类的乳制品智能化包装生产线吸引了众人目光。该公司研发经理戴冬冬介绍,这条貌不惊人的智能化产线中嵌入了36项专利,被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设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对该产线进行考察时评价:该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速成果推广与应用。
澳昆智能由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李政德博士创办,自2009年落户昆山以来,一直致力于小型高速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在李政德博士的带领下,澳昆已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申请专利256项,其中发明专利123项,并有2项获国家发明优秀奖。目前,澳昆已发展成为我国智能机器人企业中的“领头羊”。
“我国乳业装备面临的技术难点是包装要求复杂,走量大,且包型、品类多。”李政德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澳昆落户昆山不久便开始了高性能包装装备的研发。由澳昆自主研发的这款乳制品智能化包装生产线,创新嵌入高速分包排序、柔性切换等先进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乳品二次包装的生产速度和可靠性。公司技术总监武杰表示,传统机器每小时可生产4500包,而澳昆设备每小时可生产2.8万包,并实现多种规格奶包单元和多种规格包装箱的柔性变换,通俗来讲就是一次入箱、一步封箱。同时,由澳昆开发的在线监控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软件,解决了在线液态奶包装质量监控及安全卫生等问题,为食品卫生安全、品质全生产与储运可追溯提供了技术保障。
澳昆致力于研发最贴近企业需求的机器人,在做精乳业装备的同时,立足昆山3C优势产业,持续发力。李政德说,3C行业劳动力密集,当人口红利逐渐弱化,转型升级就变得十分迫切。而澳昆机器人有着很多国外机器人无法比拟的优点,其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能够适应3C企业多规格小批量的生产需求。同时,澳昆采用融资租赁商业模式进行项目实施与推广,以减轻3C生产企业前期资金投入压力,为机器人在3C产业中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经过10余年的磨砺,澳昆不仅与伊利、光明、英科医疗等知名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还与德国康美包集团、瑞典利乐包装等国际包装产业巨头达成合作。当前,一个占地50亩、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澳昆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即将建设完成。李政德表示,在这里,澳昆将把云计算、5G网络、人工智能进行云端整合,架构先进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开启新的发展历程。
“我早已将扎根昆山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写入‘澳昆’这个名字。”李政德表示,未来2至3年内,澳昆将依靠优质的人才、技术资源及资金储备,持续探索创新之路,力争以更大的作为攀登更高发展平,为昆山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3785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