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数字之城”】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5G赋能,换道领跑

03月24日 17:46

3月16日,走进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汽车线束智能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机器人是这里的绝对“主角”。不同产线上,功能各异的机器人正忙着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一条条空中输送线,机器人快速准确地将数万种线轴、端子从仓库送达各个机台。基于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产量、良率在内的整个生产信息尽在掌握。

沪光是一家专注于从事汽车高低压线束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上市企业。当大多数企业还在观望智能制造这个新生事物时,沪光已先行一步。早在2011年,沪光董事长成三荣就提出了建设全过程智能化工厂,并对智能制造进行通盘考虑、系统布局。如今的沪光,依靠自动化装备、5G技术、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正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转型步伐,以“换道领跑”的姿态快速发展。

2015年起,沪光加快智能化发展步伐,在仓储、物流、加工及装备等生产环节不断突破效率瓶颈。成三荣介绍,高度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个员工操作几条流水线,不仅人工成本大幅缩减,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有效破解了传统线束行业“用工密集、过程管控困难”的共性问题。

多年来,沪光通过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软硬件投入和人才投入,改变了汽车线束的传统制造工艺,填补了线束制造行业自动化的空白。沪光智能工厂围绕工厂架构智能化、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仓储物流智能化四条主线,以智能化制造、智慧化管理为目标,目前,已初步实现了汽车线束产品的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2017年,沪光被工信部评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9年,被江苏省工信厅评为“江苏省智能工厂”。

取得诸多荣誉后,沪光智能化改造的脚步并未放缓。在成三荣看来,智能制造不是“独角戏”,而是有5G、工业互联网参与的“大合唱”。应用5G技术,沪光又一次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9年9月,沪光携手江苏移动、华为,成为全国首个基于移动5G网络的SA(独立组网)+MEC(边缘计算)模式的智慧园区试点。搭上5G“快车”后,沪光继续向智能化、数字化加速转型。

目前,沪光新能源汽车线束车间已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沪光IT经理朱丽红介绍,随着5G模组就位,产线上工业相机的影像数据与本地服务器交互,进行质量信息的自动判定和结果反馈,5G环境下,相关数据“上云”,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最大限度保证了企业数据安全。“伴随5G技术的普及,沪光会让更多应用在5G网络上运行。”朱丽红说。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沪光再次紧抓机遇,让“数字”融入企业变革,用“数字”推动企业发展。“我们要继续升级,因为汽车在改变,我们就要改变。”成三荣说。2020年12月,沪光公司被授权成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单位。二级节点是衔接国家顶级节点和企业的重要枢纽,将为工业互联网链接的对象提供统一的身份和解析服务,赋予每一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唯一的“身份证”,对产业布局有重要作用。目前,沪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进展顺利,所有功能系统、数据中心已全部完成,标识量已突破2000万。

作为我市智能制造的典范,沪光正带着“中国智造”的自信,抢抓发展机遇,紧盯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新增长点,突出技术创新,瞄准汽车轻量化、精细化发展趋势,加快在全球汽车线束行业中占据高地。同时,沪光也将总结、推广智能化改造和创新转型的丰富经验,切实加快昆山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陆星晟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3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