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发布新政!“昆山服务”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02月18日 14:36

2月18日是牛年新春的第一个工作日,昆山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昆山市深入推进“昆如意”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围绕深化“1330”改革、深化重点要素服务、深化法治监管保障,重磅出台实施16条新举措,更加聚焦社会关注度,提升企业感受度,跑出服务加速度,深化 “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系统性提升。这是昆山连续第三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新政,进一步擦亮了“昆山服务”金字招牌,充分展现了昆山干事创业的牛劲、闯劲、冲劲,努力将营商环境打造成全国县域城市标杆。

“营商环境,‘进’无止境”,副市长宋德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进一步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全面擦亮“昆山服务”金字招牌,昆山在去年28条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政策已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昆山市深入推进“昆如意”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突出以点带面,更加聚焦企业关注度、群众感受度,亮点措施更具昆山特色。总体围绕“1316”进行设计:“1”,即深化 “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3”,即聚焦3个深化改革路径,深化“1330”改革、深化重点要素服务、深化法治监管保障,实现“效率再提升、服务再提质、治理再提效”;“16”,即推出16条政策措施,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系统性提升。

新闻发布会受到多家媒体关注,当天共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近20家媒体参会。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金融办等单位负责人分别就媒体关心的内容答记者问。

“今年的16条措施比较‘短实新简’”,市发改委主任秦珊珊将其总结为“深化‘昆如意’、非常‘6+1’”,即企业开办、一证准营;不动产登记、一码管理;工改服务、一链统办;用能报装、一网通办;区域评估、一纸共享;通关便利、一路畅行。秦珊珊说,这些都是条目清晰的干货,目的就是让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政策指向。

纵观16条新政,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群众和企业感受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针对企业反映的水电气信视报装需经过公安局、住建局、资源规划局等多部门审批,报装时间太长的问题,昆山推出水电气信视“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全面整合服务事项,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5—60天缩短至三个工作日。为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市金融办副主任姚婷表示,昆山将扩大综合风险池规模至10亿元,同时进一步放大杠杆倍数,让更多原本通过自身很难融到资的中小微企业,在综合风险池共担风险、提高融资增信的帮助下,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新政坚持首创精神,推出多项国内领先甚至全国率先的措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昆山将打造全国智慧综保区建设样板,在智能监管、智能卡口、智能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在工程建设项目方面,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吴忠表示,昆山将全面复制并推广立讯项目“七天四证”重大项目“拿地即发证、出证即开工、完工即验收”全链代办服务模式,推出 “手把手全程代办”“肩并肩专业陪跑”“面对面沟通会商”等服务举措,创新开展审批服务”云辅导”,全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把服务做到极致。

新政坚持对标先进,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改革理念和成功经验。借鉴上海改革经验,昆山将推出10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事项、流程整合为“一链一流程”。学习深圳、杭州等地经验,昆山探索推行认定类、指标达成类等政策“免申即享”新模式,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免予申报,直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支持。

新政还坚持引领示范,努力将昆山营商环境打造成全国县域城市标杆。在劳动力监管方面,昆山将深化构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发布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重点行业区域工资指导线,成立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引导我市人力资源行业健康发展。在知识产权方面,昆山将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设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站,探索“政府统领、部门协同、企业自主、行业自律”的商业秘密保护共治机制。

新政惠企惠民,重在落地生根。宋德强表示,昆山将抓紧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压实目标责任,推动16条政策措施落细落实,并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昆山“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作出新贡献,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近年来,昆山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精准对标世行标准,不断创新政策、优化服务、强化落实,服务效能持续提升。2019年2月11日和2020年3月5日,昆山分别发布了23条和28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打响了“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2020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3.8万户,累计突破93.2万户,总量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获评《环球时报》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第一,连续三年蝉联赛迪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评价第一。


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一、昆山去年出台了28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今年2月18日又发布了16条新举措,请问昆山为何选择在春节后第一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的政策和去年相比,有哪些新意?

市发改委主任秦珊珊:我们选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

第一,昆山在牛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深入推进“昆如意”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是贯彻落实2月18日上午召开的苏州市2020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总结暨作风建设大会工作部署的具体表现。

第二,我们常说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去年以来,昆山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对标国际先进,国务院办公厅、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系列的改革举措,苏州市近期也即将出台《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1》。我们针对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以及企业关注度高的领域,注重改革办法,进一步破除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堵点”“痛点”“难点”,激发市场活力。

第三,2月18日上午,许昆林书记在苏州市2020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总结暨作风建设大会上提出,一流的作风建设,要体现在锐意改革创新上。苏州三大法宝之一的“昆山之路”享誉全国,而“昆山之路”成功的关键则是改革创新,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自疫情发生以来,围绕“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昆山创新推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服务企业做法,如“1311”分级挂钩服务机制、招商护商服务机制、政府专员“215”行动机制、“5A”级人才科创服务机制、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机制、“宽严并济”执法监管机制、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这些服务需要及时用制度加以巩固,进一步提升“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效应。

关于今年16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我们注重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今年我们的措施比较“短实新简”,一眼看去就有条目清晰的干货,目的就是让市场主体切身感受领悟到政策指向。我们围绕“昆如意”这一营商服务品牌,在16条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提炼出6个亮点举措:企业开办、一证准营,不动产登记、一码管理,工改服务、一链统办,用能报装、一网通办,区域评估、一纸共享,通关便利、一路畅行。

二、昆山在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效能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吴忠: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客户思维、用户体验,在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准入准营更便利。市场准入全程自助。积极创新市场主体登记“机器换人”思路,加快完善市场主体自助登记经营地址“白名单”,同步昆山市不动产登记地址信息,申请人通过证照登记打印“自助一体机”进行自主申报,系统自动比对“白名单”、智能快速审核通过并直接打印出证,实现市场主体开办全程自助智能“秒批”。市场准营“一业一证”。在推进“准入”更便利的同时,积极推动“准营”更快捷。昆山积极探索餐饮、超市、医疗、旅馆、健身、教育培训、出版物、人力资源、娱乐、驾校等10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事项、流程整合为“一链一流程”,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成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一码亮证”。以医疗行业为例,申请人想要开办药店,以前需要跑多个部门分别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多个许可证件。“一业一证”改革以后,群众只需前往“一业一证”专窗,提交一套材料,领取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就能开门营业。

二是项目审批更极速。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性质、产业类别、规模大小等实际,分级分类制订审批流程图,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类由80天、60天、40天压缩至60天、50天、24天。我们将全面复制并推广立讯项目“七天四证”,重大项目“拿地即发证、出证即开工、完工即验收”全链代办服务模式,推出“手把手全程代办”“肩并肩专业陪跑”“面对面沟通会商”等服务举措,并创新开展“云辅导”活动,围绕投资建设、税务服务、民生服务等主题,每季度推出一个“云辅导”专题,帮助企业、群众在办事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电子证照更广泛。我们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自动关联引用电子证照,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两个免于提交”,即“凡是本级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同时,我们大力推广电子证照在医院、学校、车站、博物馆、旅游景点、游乐场等场所的社会化应用,加强同“鹿路通”电子身份系统对接,实现码上认证、码上通行、码上健康、码上支付、码上民生等系列移动服务应用。

四是大力推行“移动办”。我们将整合昆山所有的政务APP,打造易于辨识、使用效率高、社会知晓度高的移动端政务服务主入口,把所有能够在手机上办理的事项一一梳理出来,成熟一项,上线一项,真正让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能够随手办、随事办、随时办,打造昆山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模式。

三、请问为何要开展区域评估工作,对企业在昆投资有何好处?

市商务局局长杨波:开展区域评估工作,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推进区域审批制度改革。过去,单个项目在投资建设之前,要分别进行项目环评、能评等各项专业评估,花费时间较长、资金成本增大,而且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投资建设进度。推进区域评估之后,以“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简化项目能评,实现区内新项目共享所有评估成果,可以大大降低项目投资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昆山已完成全市域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区域评估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等三项区域评估进展相对较快;地质灾害危险性、文物资源、地震安全性和气候可行性四项区域评估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去年新冠疫情对中小企业冲击很大,请问昆山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

市工信局局长夏明军:2020年,昆山工业总产值历史性地迈上了万亿元的台阶,其中规上工业达到了9000亿元。从这组数据中我们看到,中小企业在服务民生、配套规上工业产业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在做大做强规上工业企业的同时,把扶优扶强中小企业工作也摆在突出位置。去年在疫情影响下,我们与企业携手共克时艰,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5条、支持企业发展20条等系列惠企暖企措施,首创产业链协同复工树状图,重点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复工,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把中小企业的潜力最大限度释放出来、凝聚起来,不忘初心优服务、深耕细作惠万企,千方百计帮中小企业拓市场、解难题、激活力,一心一意助中小企业补短板、破瓶颈、求突破。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降成本、增效能。自2016年出台《昆山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意见》以来,截至2020年末,直接降低企业成本超350亿元,受益企业中超八成为中小企业。2018年12月以来,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促融资、解困境。2020年,我们创新推出“昆链贷”产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重点产业链配套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半年时间累积发放贷款28家次2.5亿元;截至2020年末,当年度发放工业转贷应急资金18.51亿元,为184家企业缓解续贷压力。

三是出干货、见真金。2019年2月,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截至2020年末,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苏州市级和昆山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32家、43家和200家。第一时间兑付市级专项财政扶持资金,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2020年,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专项累计受惠企业697家,兑付资金4.0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中小微企业585家,占比达84%。

四是搭好台、捧好场。2020年,我们创新打造惠企“云课堂”,累计直播课程24期,开设线下培训班11个,形成“企业技术骨干—基层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全链条培训体系。鼓励工业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2020年市级财政出资组织46家企业参加国内专业展会5场,参展面积超1600平方米。

五是强服务、破难题。搭建昆山市企业服务公共平台,实现惠企政策集中展示、“一网通办”,持续提升企业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截至2020年末,平台累计发布政策及解读 587 条,政务产品33个,各类活动资讯超2500条。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等4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年为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创业等专场活动161次,服务企业1257家。

六是辟空间、促发展。我市工业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微企业,近半企业通过租赁厂房生产经营。2020年,我市出台《昆山市工业区改造升级工作指导意见》,着力打造小微特色产业园,为小微企业开拓创业创新发展新空间;2020年,积极推进17个小微特色产业园改扩建,新增小微工业企业承载面积33.6万平方米,提标面积20.7万平方米;以强化“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建设,加快推动我市小微企业良性发展,助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昆山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市金融办副主任姚婷:我们推出的“昆如意”营商环境建设主要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让原本融不到资的企业可以融到资。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2018年,昆山市综合风险资金池正式落地,该资金池按照1:10的放大倍数,通过政府增信,与商业银行按照不同比例共担风险的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目前,综合风险池包含子项资金池12个,总规模9亿元,累计放贷145亿元。2020年,我市新推出了“昆台融”“昆贸贷”“昆链贷”“昆农贷”等新产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这次“昆如意”营商环境建设中,我们将扩大综合风险池规模至10亿元,同时进一步放大杠杆倍数,让更多原本通过自身很难融到资的中小微企业在综合风险池共担风险、提高融资增信的帮助下,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第二,让原本能融到资的企业融到更便宜的资金。为更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银行端方面,通过扩大商业银行“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面,缓解中小微企业转贷资金周转压力。“无还本续贷”主要通过对符合要求的中小微企业自动续贷或延长贷款的方式,打破了先还款后放款这一传统,让企业无需通过“过桥资金”增加融资成本。二是政府端方面,针对我市产业特点,通过建立市级层面的统保平台,对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投保外贸订单的保费给予全额补贴,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和投保比例。三是依托金改区平台,加快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跨界整合,在真实贸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利用核心企业的“大而强”实现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快而廉”。

第三,让原本能融到便宜资金的企业实现更快的融资。为畅通银政企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投融资对接成功率,早在2016年,我们就建立了线上的“昆山金融超市”,汇集丰富的金融和政策资源,发挥政策咨询、投融资、金融顾问和信用信息等功能,实现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效对接。目前,平台已落户银行等金融机构100家,完成注册企业近万家,实际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4100项,涉及金额360亿元。在此次的“昆如意”营商环境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缩短融资响应时限至1个工作日、信用贷款审批时限至6个工作日、抵质押融资时限至25个工作日。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以到“昆山金融超市”平台注册并发布融资需求,在线上向综合风险池各合作银行申请相应的金融产品。同时,在人才科创发展服务中心一楼设立“金融超市”线下业务办理点,我们将定期举办项目路演、融资沙龙、培训讲座等活动。

融媒体记者 | 宋桂昌 顾洁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