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故事丨爱心义剪,温暖三十载

第一昆山 10月24日 09:33

近年来

千灯镇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摆在重要位置

持续深化“好人文化”建设

鼓励善行义举,弘扬时代新风

让“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

在全镇蔚然成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炎武社区

认识一位用一把理发刀温暖整个社区的

“身边好人”——汤小英


在炎武社区,汤小英和她手中的那把理发刀,宛如一段温暖的传奇,深深刻在居民们的心中。61岁的汤小英,服务社区居民长达30年,经她义务理发的人次不计其数,整整用坏了9把剃刀。对于社区里的高龄老人和卧床病人,她总是主动登门,用精湛手艺和满满爱心,为他们带去清爽与慰藉。



每逢“二月二,龙抬头”,天刚亮,汤小英就开始整理理发工具,剪刀、梳子、围兜、毛巾、电动理发刀一一仔细放进收纳盒,随后前往有需要剪头发老人的家里。在跟老人打招呼后,汤小英便动作娴熟地给老人围好围兜,利落地开始理发。剪刀轻快开合,细碎的发丝簌簌飘落。理发时,汤小英还不忘和老人唠家常,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不时绽放出舒心笑容。老人们纷纷称赞道:“小英心肠热,手艺也好,每次喊她来剪头发,从不推脱。我们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她每隔一两个月就上门,还帮忙打扫卫生、叠被子,太贴心了!”



“每次给老人们理发,都会想起父亲。”汤小英回忆,父亲从小教导她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三十年前,在千灯镇西横村经营小理发店时,她就萌生了为老年人免费理发的念头。这一念,便是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汤小英,她成了千灯镇家喻户晓的热心人。不少家庭还特意请她为刚出生的婴儿剪“胎毛”,而她每次都婉拒报酬。


退休后的汤小英,服务邻里的热情愈发高涨,定期为社区老年人免费理发。75岁、腿有残疾的张大爷逢人便夸:“小英不光理发技术好,我的脚趾甲一直都是她帮忙剪的。”汤小英总是笑着说:“我手脚麻利,一个小时能给五六个人理发,剩下时间多做点好事,帮到别人我自己也开心。”



在社区推动和汤小英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加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有擅长针灸理疗、手工制作的,有精通衣物缝补、磨刀等手艺的,更多的是心怀热忱的普通居民。2024年,以汤小英为首的民星工作室在社区成立,汇聚了40余名党员群众。她们发挥各自所长,全年提供磨刀、缝纫、义诊等便民服务20余场活动,社区里互帮互助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十载春秋流转,汤小英从青春正好到华发渐生,手中的剃刀始终未停。雷锋精神在她风雨无阻的上门服务里,在九把旧剃刀的斑驳划痕中,在社区居民每声“汤阿姨”的亲切呼唤间。当问及会坚持到何时,汤小英笑道:“只要大家有需要,我必当尽力而为。”


汤小英的故事

为“好人文化”写下了动人的注脚

也让我们看到尊老助邻的厚德底色

正在千灯焕发着时代光彩

她的三十年坚守证明

真正的榜样不在远方

就在我们身旁~


线



我们相信,每一次善举都值得被照亮,每一份温暖都应当被传递。在此,如果在您身边也有这样的暖心人、感动事,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向我们提供线索,让更多“千灯好人”被看见、被熟知。

联系电话:0512-57471352

邮箱:qdxcxx@126.com

综合 | 第一昆山

编辑 | 林炎

责任编审 | 黄蕾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