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昆山对口支援阿图什15年:产业援疆,戈壁滩结出“幸福果”

09月27日 16:41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15年来,昆山先后组织选派5批497名援疆干部人才奔赴祖国南疆阿图什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累计投入援疆资金42.3亿元,实施项目403项,让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一批批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梦想。而今,“昆山之路”在帕米尔高原延伸拓展,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涌动着产业振兴的澎湃活力,书写出对口支援、协同发展的时代答卷。

  



“硬投入”撬动产业发展“软环境”


  

工厂车间机器轰鸣,流水线高效运转,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走进位于阿图什市的昆山产业园,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扑面而来。这里曾经是“风吹沙石走”的戈壁荒滩,在昆山援疆工作组15年持续深耕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蜕变。

  


昆山援疆工作组锚定“产业援疆”核心方向,将“强基建、优环境”作为破题之钥,累计投入援疆资金8.58亿元建设阿图什市昆山产业园、小微企业园、江苏情·集体帮扶农场、阿湖乡就业创业基地等;统筹政府专项债2亿元新建江苏大道等5条道路和6.2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入超1.7亿元完成阿孜汗路、滨河路等13条城乡道路改造。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提升,为戈壁滩上的产业萌芽提供了“生长土壤”。

  

昆山援疆工作组同步发力“软环境”建设,创新推出“减、补、奖”三维度扶持政策,从资金到服务为企业发展全程保驾护航,昔日的戈壁荒滩已蜕变为“企业愿意来、产业能发展”的活力热土。

  

山援疆工作组积极响应江苏援疆前方指挥部提出的“逆向飞地”模式,推动阿合奇、乌恰两县在阿图什共建无锡园、常州园,项目税费仍归属原县。短短三年间,这一机制撬动企业投资16亿元。如今,阿图什市昆山产业园、乌恰常州产业园、阿合奇无锡产业园交融共生,克州江苏产业园“一核多园”格局全面形成,“飞地模式”更成为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

  


“链式招商”激活产业集群新动能


  

“到阿图什来,我们这步棋走对了!”在阿图什市新疆小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展厅内,董事长单颂指着即将发往中亚的国产汽车笑着说。这家2024年新引进的汽车出口贸易企业,不仅在当地建成首家集汽车销售、维修、登记服务等于一体的“车辆进出口交易中心”,更在短时间内累计签订出口订单2亿元,成为昆山产业援疆的亮眼成果之一。

  

昆山援疆工作组以精准招商为抓手填补产业空白,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拓展。同时,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成功举办产业援疆克州昌吉江苏行苏州专场等活动,动员全体援疆干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度参与招商工作。通过组团赴内地精准对接、依托现有企业以商招商、线上发布投资信息等多种方式,广泛吸引优质企业关注南疆、落户阿图什,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联动”的招商格局。

  

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热”,各大景点、民宿等对个性化定制的装配式建筑需求量非常大。2023年8月,昆山援疆干部陶琪发动昆山市、吴江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帮忙梳理企业名录,没多久便联系上吴江一家集成房屋生产企业。仅5个月,新疆苏建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就在阿图什扎下了根,成为当地首家集成房屋企业。今年,产品出口中亚实现了新突破,上半年出口额近100万元。

  

昆山援疆工作组将昆山强链补链延链的产业发展经验深度融入产业援疆实践,先后帮助引进30余家企业入驻昆山产业园,覆盖电子配件、服装制造、智慧农业、医药研发等多个领域,加速壮大绿色能源、绿色矿业产业规模,为阿图什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农牧业“接二连三”绘就好“丰”景


  

9月22日,第二届图新鲜生活节落下帷幕,4天时间客流量超40万人次。这不仅是一场新疆农副产品的展销盛会,更是昆山以品牌化思维激活农牧产业活力的生动实践。

  


阿图什地处高原高寒地区,水土光热条件好,是国内著名的“无花果之乡”“木纳格葡萄之乡”。围绕“产业富民”核心目标,昆山援疆工作组通过大力推动传统农牧产业从“粗放种养”向“精细经营”转型升级,构建“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破解农牧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昆山援疆工作组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推出消费援疆品牌“图新鲜”,并在昆设立“遇见新疆”“寻味新疆”等新疆农副产品直营店7家,推动产销精准对接。

  


在打开市场销路的同时,投入资金对格达良乡盐碱地改良、田间道路渠道进行系统改造,联合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中心、昆山科腾生物,在盐碱地试种菌草、抗盐碱玉米570亩,获得成功并将全面推广,同时引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改良“国译项目”。此外,投资7500万元新建帕米尔牧业示范园和8个“江苏情·集体帮扶农场”,由村党支部主导运营,吸纳90余个低收入家庭就业,带动农牧民年均工资性收入增加2万余元,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同步推进阿扎克乡林木果蔬加工创业园、阿湖乡智能育苗温室园区建设,开发407个公益性岗位,帮助11家以妇女就业为主的小微企业转型提升,构建“企业+基地+农户”机制,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壮大、农民增收。

  


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城乡发展焕发新活力。昆山援疆工作组引入南疆首家万达美华酒店、克州首家肯德基门店,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投入10万元支持举办“昆阿杯”首届美食节,推动“阿图什味道”成为展示地域魅力的新名片。如今的阿图什,农牧产业正以“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态势,书写产业兴旺、民生改善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融媒体摄影 | 黄春宇 张骏申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