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教育家精神”优秀教师事迹校园宣讲火热进行
为更好弘扬教育家精神,连日来,我市首批10名“教育家精神”2025年昆山市优秀教师事迹宣讲团成员深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采取“1+2”宣讲模式,持续开展专题宣讲,用质朴的教育故事让“大国良师”形象深入人心,用耕耘教育的亲身实践生动诠释教育家精神。
“教育的温度,就在于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9月18日,在昆山开放大学专题宣讲现场,我市优秀教师事迹宣讲团成员、绣衣幼儿园园长蒋晨以“时代之名教育之下 践行美好 成为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分享了她30年来扎根幼教一线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一名无私勤勉的耕耘者,蒋晨以“爱”为教育的原点,用耐心与专业守护童年。她曾用一年多时间,日复一日帮助一名仅靠鼻音交流的孩子尝试发声,从一个字到一个词,最终使他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她不断推陈出新,提出“尚美·生长·全纳”的园本理念,倡导教育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节奏和发展差异。她带领教师团队重构课程,从“教师主导”转向“儿童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守护和唤醒。随后,市委教育工委“鹿城飞燕”青年讲师团成员、三中心小学教师宋涛和新城域小学教师芮新云,分别以“跨越山海教育情 万里援疆铸师魂”和“从不喜欢到喜爱 只需要一个契机”为主题,讲述江苏教育年度人物石国华远赴天山之畔倾情奉献,用爱播种希望的援疆故事和江苏省模范教师沈玉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蜕变与坚守深耕的故事。

我市“教育家精神”优秀教师事迹校园宣讲采取“1+2”宣讲模式,每场宣讲由1名昆山市优秀教师事迹宣讲团成员及2名市委教育工委“鹿城飞燕”青年讲师团成员组成,采用优秀教师本人亲述和青年讲师侧面讲述的宣讲形式,系统呈现我市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育人故事与实践智慧。
近年来,我市教师队伍中持续涌现了一批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和“大先生”,他们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昆山教育发展奉献智慧、贡献力量。为更好弘扬教育家精神,今年9月10日,市教育局专门组建成立“教育家精神”2025年昆山市优秀教师事迹宣讲团,首批宣讲团成员10名,分别是:省特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朱小敏,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工程培养对象蒋晨,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工程培养对象周伟华,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工程培养对象杨丽娟,2025江苏教师年度人物、苏州市第三批“组团式”援疆支教团团长石国华,省模范教师沈玉红,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标兵糜增芳,省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苏州市优秀班主任张兴立,省技术能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郝新博,苏州市蒲公英杯优秀园丁倪彩琴。
按照市教育局部署,10名宣讲团成员将和全国“最美教师”、教育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团成员于洁老师一起,从9月开始深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持续开展为期3个月共12场36堂课的专题宣讲。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图片 | 昆山教育发布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470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