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话】跨越山海,百戏盛典缘何吸引八旬夫妻来“追戏?”

在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一对来自四川的八旬老夫妻格外引人注目。自2018年开始,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已在昆山举办七届,蔡志雄夫妻每年都会跨越千里来昆山“赴约”。是什么力量,让这对老夫妻年复一年奔赴昆山、热情不减?
是“一城看遍天下戏”的绝妙体验。在百戏盛典的舞台上,蔡志雄夫妇不仅看到了全国各地的经典剧种,还欣赏到许多平日难得一见的藏戏、广灵大秧歌、陕西端公戏等稀有戏曲。昆山作为“百戏之师”昆曲的发源地,连续多年举办戏曲百戏盛典,推动全国348个剧种及木偶剧、皮影戏等戏剧形态实现“大团圆”,更让耍孩儿、广灵大秧歌等小众剧种、濒危剧种重获关注。正是这种“一城看遍天下戏”的体验,吸引着无数像蔡志雄夫妇这样的戏迷。
是“一地看尽江南秋”的文旅新体验。追戏的这些年,蔡志雄夫妇不仅走遍了昆山,还结识了许多戏迷朋友。近几年,昆山积极探索“百戏+”破圈效应,通过“戏游周庄”“夜游周庄”等特色活动,持续推动戏曲与市场、文旅、消费等深度融合:策划“看百戏 游江苏”戏曲之旅活动,发布10条“戏曲+文旅”融合精品线路……一系列的文旅活动,为来昆看戏的戏迷们带来了全新的文旅体验,也让“蔡志雄们”白天逛古镇、晚上看大戏的行程充满惊喜。
是“一家共赏风雅韵”的亲情暖意。当蔡志雄夫妇的子女主动研究戏单、规划观剧行程时,看戏已从“圈内事”变为“家事”。这种全家参与的看戏体验,让戏曲成为连接亲情的纽带,不仅可以增进感情,还能让年轻一代在陪伴父母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共振。当昆曲的水磨腔遇见文旅融合的新场景,当濒危剧种通过传习班重焕生机,当八旬老人因一场戏而跨越山海“赴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与创新。
责任编审 | 陈佩华 金燕博
文 | 赵迎飞
图 | 张文婷
校对 | 葛自强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4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