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翻飞丝竹悠扬,百戏薪火汇聚昆山——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式侧记
锣鼓铿锵,好戏开场。9月8日晚,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座无虚席。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一场汇聚全国戏曲名家、融合南北剧种的开幕式演出,以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为观众呈献了一场视听盛宴。

昆曲《薪火相传》
开幕仪式后,一出《薪火相传》正式启幕了当天的演出。该剧由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校小昆班、陆家中心小学校小昆班与昆山当代昆剧院的学生、演员联袂演出。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唱腔、规范的身段表演,与专业演员默契配合,不仅展现了昆曲艺术的深厚底蕴,更传递出戏曲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力量。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昆曲艺术团学员解苏倩说:“昆曲是我们昆山的宝贝,我们要把它学好、传下去。”这一幕,不仅令人动容,更让人看到戏曲未来的希望。

京剧《金沙滩》
随后,六出经典折子戏接连上演,集中展示了武戏行当的高超技艺与艺术魅力。北京京剧院一团优秀武净演员于帅率先登场,带来京剧《金沙滩》。他饰演的杨延平在“激战”段落中毯子功干净利落、气势如虹,将杨家将的忠勇与悲壮演绎得淋漓尽致。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张警月演绎的《扈家庄》,以矫健的身手、利落的刀马功夫,将扈三娘的英姿飒爽展现无遗。每一个亮相都引来满堂彩,武旦的艺术魅力在她身上得到了极致发挥。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郝士超带来的昆曲《林冲夜奔》,则以细腻的身段和深情的表演,将林冲夜奔时的悲愤、决绝与隐忍娓娓道来。他在传统程式之中注入了充沛的人物情感,令人动容。于帅演出后表示:“我们剧院来参加很多次了,我一直羡慕同事们,今年我有幸参演,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昆山的戏曲氛围非常浓厚,我们一出高铁站就看到‘大美昆曲 大好昆山’等宣传,不愧是昆曲发源地的文化底蕴。”张警月说。

河北梆子《扈家庄》

昆曲《林冲夜奔》

昆曲《山门》
昆山当代昆剧院二级演员曹志威在《山门》中饰演鲁智深,以豪放又不失诙谐的表演,将花脸艺术的“憨”与“猛”完美融合,一段罗汉拳打得虎虎生风,尽显“武净”之魅力。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一级演员、“梅花奖”榜首楼胜演出的婺剧《断桥》,则在文戏中融入高难度武戏技巧,尤其是“惊变”一段的跌扑功,既惊险又贴合剧情,展现了文武兼备的全面功底。压轴登场的是北京京剧院优秀武生、一级演员詹磊,他带来的京剧《十八罗汉收大鹏》以一系列高难度武打动作和惊险绝活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翻腾跌扑、出手稳准,每一招每一式都凝聚着武戏演员的汗水与匠心。“今年我带来《山门》和《火判》,是集中展现个人技巧的两出折子戏,能在这么好的平台上呈现给观众,非常激动。”曹志威说。

婺剧《断桥》

京剧《十八罗汉收大鹏》
舞台上艺术家全情投入,舞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汇聚于此,有的甚至是连续多年“打飞的”前来赴约。85岁的蔡志雄与81岁的周美君夫妇从成都远道而来,七年来从未缺席。“能看到这么多‘梅花奖’得主同台,还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文化氛围,每一年都值得。” 蔡志雄笑着说,今年我们还带着老同学们一起来昆山看戏,准备看完全程,戏迷队伍越来越壮大。
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不仅是艺术的盛会,更是戏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盛典汇聚全国31个剧种、53家院团的107部剧目,推出39场演出,包括8台大戏和31台折子戏,参演人员超过3000人。36位“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领衔登场,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也崭露头角,展现出戏曲艺术人才梯队的健全与活力。

随着开幕式的成功举行,百戏盛典又一轮的“三年行动计划”也正式启动。未来三年,盛典将继续以“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为主题,推动全国戏曲剧种的交流、保护与创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一夜,昆山因戏而热,因艺而美。水袖起落间,是“百戏之师”的千年回响;锣鼓声尽处,是戏曲人不变的初心与热爱。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好戏连台。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阮欣悦
融媒体摄影 | 周舟 陈磊磊 黄春宇 徐鹤千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347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