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25家创新联合体获立项,数量居苏州第一
苏州市科技局日前发布“2025年苏州市创新联合体拟立项项目清单”,我市25家创新联合体入选,数量位居苏州第一。
2025年苏州市创新联合体
拟指令性立项项目表(昆山市)
(排名不分先后)

2025年苏州市创新联合体
拟指导性立项项目表(昆山市)
(排名不分先后)

科技创新不能依靠“单打独斗”,而要依靠“团结协作”。据悉,苏州创新联合体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及上下游企业,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并通过建设大企业孵化器,集聚科研平台、服务机构、社会资本,构建起从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直至产业培育的全链条内循环。
作为此次立项的创新联合体之一,苏州市国产高热容量CT球管产业化创新联合体是由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天龙钨钼科技有限公司、三螺旋大数据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江苏省高科技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组成。该联合体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全力解决CT设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及关键技术突破,并在高端球管开发、零件国产化、OEM球管定制、产业化应用等多领域加大国产球管的推广应用力度,助力国家高端医疗装备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的战略布局早日实现。
创新联合体背后,是政府和企业、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发力、共同奔赴”。为大力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我市搭建了创新联合体“多维度”建设图谱,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专精特新”企业开拓、中小企业跟进、高校院所支撑、资源要素充盈的“创新矩阵”。目前,昆山累计组建各级各类创新联合体90家,获得苏州市级以上立项及培育64家。
联合式攻关形成群体突破,成为昆山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目前,全市90家创新联合体已联动创新型企业285家,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232所,吸引基金类机构加盟65家,全方位赋能产业链上中下游,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有力增强了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联合体是一个广阔而开放的舞台,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具备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得天独厚的条件。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加快对创新联合体建设的引导,通过资源支持、典型案例推广、大力宣传等方式,引导组建多领域、多形式创新联合体。同时,系统梳理“2+3+3”新兴产业关键环节的“卡脖子”清单,一体化编制产业图谱、技术图谱、人才图谱、招商图谱,更好满足企业对高质量国产替代、高水平合作伙伴的需求,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综合 | 创新动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2546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