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之缘】新疆阿图什一线见闻(二):“我们与昆山援疆工作组‘一见钟情’”

08月22日 14:48

8月,新疆阿图什的无花果到了收获的季节,甜蜜的“糖包子”挂满枝头,果实累累。

  

克州江苏产业园沙盘前,产业规划布局清晰铺展,特别是阿图什市昆山产业园、乌恰县常州产业园、阿合奇县无锡产业园“三园”组成稳固“铁三角”,以蓬勃姿态在昔日戈壁荒滩上培育出另一串“产业硕果”。新疆埃尔法电梯有限公司便是这片产业沃土中茁壮成长的一员。

  


“我们与昆山援疆工作组可谓一拍即合、一见钟情!”埃尔法电梯是南疆第一家电梯生产企业,也是园区首家装备制造企业。提及缘何选择落地阿图什,公司总经理李长春笑着向记者揭开“谜底”。

  

故事要从2021年8月讲起。那一年正值“十四五”开局,新疆政策利好,阿图什所属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又有着“一路连欧亚,五口通八国”的区位优势。阿图什西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是向中亚,包括西欧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通道。

  

昆山援疆工作组多年来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专业人才优势,重点推进产业援疆,先后投资6亿多元,建成产业园区等项目,初步形成商贸物流、纺织服装等行业集群,但装备制造在阿图什还是空白。

  

正在此时,李长春通过朋友介绍到克州投资创业,在当地干部牵线搭桥下,他结识了昆山援疆工作组。

  

“其实,我们就见了一面、3天,昆山干部很热情很真诚,我们谈得非常融洽,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当即就有了决定!”李长春回忆与昆山援疆工作组初次见面的情景,眼中带笑,“不单单因为地理位置,最打动我的是工作组对企业‘一事一议’的政策支持和‘店小二式’贴心服务。”

  

分别半个月后,李长春带着20人的团队入驻产业园,成为园区首家装备制造企业。

  

2022年3月正式开始建厂。在昆山援疆工作组的协调下,2座5000平方米的厂房难题得以破解。

  

2023年,第五批援疆工作组抵达阿图什市开展压茬交接,埃尔法电梯厂区建设持续“快进”。

  


2024年2月,新厂房建成投产。短短一年时间,公司已生产电梯400余台,并承接电梯维修维保业务近900台,2024年产值达到3600多万元。企业87名员工中,当地少数民族员工占75%,他们的生活也因这家电梯企业的崛起而发生改变。

  

“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人完全是蒙的,师父每天带我认零部件、走安装流程,今年7月,我考下了电梯维修维保方面的证书,马上就可以成为正式员工了!”20岁的新疆小伙汤姆开心地告诉记者,转正后工资可以拿到5000元左右,在当地属于“高工资”。

  


“汤姆”原名如斯塔木,“塔木”与“汤姆”发音相近,师父刘金生便为爱徒起了这个“爱称”。

  

在埃尔法电梯,像他们这样的“师徒”不在少数。


在企业发展蓝图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李长春介绍企业人才孵化的“秘诀”:首月学习零部件生产流程;随后三个月实践安装步骤;最后四个月专攻维修维保。

  

“只要能跟着师父认真学习,坚持八个月,都能成为技术能手。”李长春介绍,目前,27名“老师傅”已带出35名中级技工,年底将新增15名持证技术工,他们月薪普遍超过5000元。

  


更令人兴奋的是,今年公司与新疆天山职业大学克州校区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只等秋季开学后,首批学生便入驻工厂实训,未来将有更多“科班出身”的技术骨干扎根边疆。

  

“这当然离不开昆山援疆工作组的帮助。”李长春告诉记者,工作组还牵线江苏、上海的同行企业前来开展技术交流,并帮助企业对接人力资源市场,引入内地专业人才,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如今,埃尔法电梯的产品已覆盖全疆,还打通了中亚市场,开展出口贸易。“下一步我们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把更多本地员工培养成技术骨干。”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李长春充满信心,“昆山援疆工作组为我们提供了各类支持,我们要带着更多少数民族兄弟一起‘掘金’,让电梯产业成为阿图什的‘新名片’!”

  

采访结束,走出产业园,正好看到李长春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最新的招聘广告:你+我+他/她=团队,欢迎加入我们……

  

阿图什“糖包子”正甜,未来更“甜”……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供图 | 段晓芳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