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建成苏州首个无人机自动巡检示范区

08月22日 15:06

今年,我市供电保障迎来了一位不知疲倦的“空中尖兵”——随着苏州首个全域配网无人机自动巡检示范区在昆山建成,一套覆盖全市的“配网无人机联动快巡应用系统”已成为应对高温大负荷挑战、提升抢修响应速度的“新神器”。



配电网如同城市电力的“神经末梢”,其健康运行至关重要。传统故障巡视高度依赖人工经验,巡检人员需跋涉至现场,不仅效率低下,在高温酷暑中更是艰苦异常,即使后期引入无人机,仍需飞手驱车赶赴现场操作,从接报故障到锁定位置往往耗时费力。


为彻底破解这一难题,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以昆山为试点,超前布局。自2024年起,我市统筹推进“全专业、多层次”的无人机巡检应用体系建设,战略性部署了59座无人机固定机巢。这些机巢如同无人机的“智能基站”,能自动完成存放、充电、数据下发和回收,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自动化运维网络。



真正的飞跃来自技术的深度融合。今年6月,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联合技术单位,成功开发并上线了“配网无人机联动快巡应用系统”。该系统是此次保障工作的“智慧大脑”。它深度融合电网大数据、故障类型、气象信息、机巢覆盖范围等多维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能自动研判巡飞区间并规划最优路径。


“两个月前,这套无配网无人机联动快巡技术正式上线。一旦架空线路发生故障,系统能在3分钟内主动解析故障信息,精准锁定可疑区间,并自动生成巡飞工单。”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中心班长翟海洋介绍。监控中心的配电监控人员无需赶赴现场,在空调房里轻点鼠标,任务即可远程下派至最近机巢。巢内无人机随即自动起飞,按照预设航迹飞抵故障点开展自主精细化巡视,并将高清画面和红外影像实时回传。



“必要时,我们还可以远程操控对可疑点进行多角度复查。这套体系将巡视效率较传统人工作业提升了60%,不仅极大减轻了一线人员在酷暑中的工作强度和安全风险,更重要的是为快速隔离故障、恢复供电赢得了宝贵时间。”翟海洋补充道。


目前,这59座机巢构成的自动化网络已覆盖昆山约720平方公里,无人机自动化作业覆盖率80%,真正实现了“机巢建在云端,飞手坐在室内”。截至今年8月,固定机巢已成功执行自动化巡检作业6538架次,人工替代率高达80%,在今年迎峰度夏保供电中发挥了显著成效。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甘晓凡

供图 | 甘晓凡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