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筑牢迎峰度夏“安全网”

08月13日 15:31

8月6日凌晨5点,在昆山市花桥镇绿地家园小区,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3支发电作业小队迎来一项艰难考验。

  

此前,在一次常规的巡检中,配电运检中心的徐健成发现绿地家园小区的环网柜圆融配存在隐患,必须更换为新式环网柜。经过周密勘察,工作人员发现施工涉及的4台配变分布在两条支线上,1台发电车无法满足供电需求。更棘手的是,其中一个配变位置空间狭小,发电车无法进入。面对这些难题,供电公司创新性地采用了1台中压发电车、1台低压发电车,并首次使用了一组“低压发电机+同期并网箱”,构建了一个“多维多态”的协同发电网络。

  


作业过程更为不易。清晨,2辆应急发电车、4辆施工作业车缓缓驶向施工现场。“一组接中压线路,二组布低压电缆,三组调试并网箱!”现场负责人用对讲机发号指令。抵达施工现场花桥绿地家园小区后,三支小队分头行动,紧锣密鼓地开展发电作业的准备工作。“电压380V,频率50.02Hz,相位差0.5°。”7点整,随着现场传来参数确认声,操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中压车的柴油机组、低压车的静音引擎、发电机与同期并网箱同时启动,三色电缆在晨光中如银蛇般延伸,将电力注入小区电网。

  

“本次作业,我们创新构建了‘多维多态’协同发电作业模式,攻克了多电压等级、多设备条件、多环境类型下协同发电难题。”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高城成说,“‘低压发电机+同期并网箱’创新发电组合通过‘无缝切换’实现用户‘零感知’供电,同期并网箱就像‘电力翻译官’,实时校准电压、频率、相位,确保发电车与电网‘握手’时零冲击。”至傍晚6点施工结束,三台设备累计发电约12000千瓦时,为437户家庭持续供电10小时。

  

近期,昆山连续高温,为保障居民用户清凉用电,供电公司带电作业成为常态。此次“多维多态”协同发电作业,意味着昆山供电在复杂环境下全电压等级并网技术迈入常态化应用。经过一天的努力,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环网柜上新贴的“已更换”标签时,作业队员们因不停忙碌,汗水早已湿透了工装,换来了千家万户盛夏用电无忧。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甘晓凡

供图 | 甘晓凡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