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活力九条”让城市更有“人情味”

08月11日 16:41

上午8点,黄河路上的阿强生烫鲜牛肉铺准时开门。店主卜金明将广告牌整齐摆放在店门口,既不影响通行,又为顾客提供了便利。一桶免费的柠檬水、几张休息凳,配上印有老板卡通形象的个性化招牌,让小店温馨又充满活力。“换上新招牌和广告后,生意好多了,烟火气也更浓了。”卜金明笑着说。如今,在昆山,像这样既规范有序又各具特色的商铺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市容管理促消费助发展“活力九条”支持举措的落地。



一块小店招,既是商铺的“个性名片”,也是城市形象的“鲜活窗口”。为统筹城市精细化管理与营商环境优化,激发市场活力,昆山市推出“活力九条”政策,鼓励商户打造特色店招标牌、优化立面布置、创新宣传展示。为让政策更接地气、易操作,市住建部门深入调研,走访黄河路、紫竹路等特色街区倾听商户心声,赴苏州、无锡、杭州等城市“取经”。最终出台的新政,从店招设置、立面装饰到临时宣传、出店经营等9个方面,为商户划出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经营空间,实现市容管理与商业繁荣的和谐共生。



“活力九条”实施以来,昆山开发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高新区万象汇、花桥中骏世界城等22个商业街区率先受益,近期又新增昆山城市广场、新江南生活荟等10处实施区域。CoCo都可城市广场店督导郝甜说:“新店开业后,我们在合理范围内布置广告和休息区,既美观又方便顾客。”卜金明也深有体会:“向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长江中队提出个性化招牌诉求后,很快就得到支持。现在门口摆广告牌、提供柠檬茶,不光方便等位顾客,环卫工人和路过市民也能来歇歇脚。”这种精细化管理,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也让街区更富活力。



昆山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长江中队副中队长周勇介绍,“活力九条”以商户需求为导向,在保障交通、安全和市容整洁的前提下,允许“温情一米线”出店经营、个性化店招设置等,鼓励商户多元探索。昆山市住建局市容管理科科长杨子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先行示范+逐步拓展”模式扩大实施范围,力求在商业繁荣与市容秩序间找到平衡,打造安全、有序、美观、活力的城市形象。


从“统一化”到“个性化”,从“管理为主”到“管服并重”,“活力九条”不仅让商铺门面更有“亮度”,更让城市管理充满“温度”。在商业与市容“双向奔赴”的路上,昆山正持续探索规范与活力在城市肌理中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管胡雯

融媒体摄影 | 袁新宇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