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

01月22日 10:37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教育协同发展由来已久。“十三五”以来,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贯彻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党和政府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到推进教育协同工作中,加大领导统筹,加强重点领域合作,推动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

完善长三角教育协同

发展机制迈出新步伐

健全的体制机制是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的有力保障。长三角地区逐步形成了固定的省市沟通机制、科学的政策协同机制、成熟的项目推进机制、多样化的智力支持机制。

完善了领导统筹机制。成立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总秘书处以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健全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总秘书处督促落实的工作机制。

深化了教育协同沟通机制。在一年一度的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会商机制基础上,逐步扩展形成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业务处室深层对接、协同发力的沟通机制,有助于在常态化的交流和信息沟通中凝聚共识、提升动力。

完善了项目发展机制。每年一届的长三角教育发展会议,通过前期对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每年重点签署合作协议,形成年度重点协作项目,覆盖平台互通、资源共享、联盟共建、学分互认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形成政府主导和基层自发相结合的推进机制。鼓励各相关高校、市区教育局等有关单位,立足特色和实际需要,主动凝聚共识,加强自主联动,开展人员交流、教师联训、学生联培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基于完善的保障机制,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形成了向更大范围拓展的良好局面,向更深层次探索的发展态势。

协同推进教育高质量

发展取得新突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的核心任务。三省一市有关部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构建终身学习平台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为加快构建长三角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立德树人持续推进。长三角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在共建过程中,在心理咨询服务、师生思想引导、服务线上教学等方面作出新探索。探索思政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每年推进多所高校精心创建的易班优课100多门,让寓教于乐、有趣新颖的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每年举办的长三角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及中小学德育创新论坛,分享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各地共同搭建的“长三角杯”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竞赛平台,推动了区域内学生体育素养提升。

教师队伍建设和优质资源共享实现稳步推进。通过推进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培训培养,构建“影子校长、影子教师”后备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和长三角师范院校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促进了长三角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联合打造中小学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和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开展跨省教学研讨活动,共建共享基础教育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和课程改革资源。搭建职业院校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共享平台,促进课程体系、制度创新等开放协作,推进相关行业企业优质实践资源共享。已举办五届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聚焦教学改革、办学活力、人才培养创新等,协商探索了长三角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加快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和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推进长三角各高校之间不断扩大学生互换交流,实现学分互认、学费互免等,成立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推动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在教育部牵头指导下,各相关单位联合组建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经过协同创新、专题研究和实地调查,即将转入实施和监测阶段。长三角教育协同的丰富实践,有力支撑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了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的活力,提高了群众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 | 长三角杂志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