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高新区:以青春之名 筑科创之基
在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当下,科研助理作为科研体系的重要一环,正释放着不可替代的活力。近年来,昆山高新区积极推进科研助理岗位开发,通过实地走访、政策宣讲、岗位需求梳理等举措,推动岗位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布科研助理岗位2190个,上报576个,完成火炬中心下达任务的96%,为科创事业培育了一批“后备军”。
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于勤伟,曾参与增材制造研究项目。多方考察后,他选择加盟苏州罗克莱科技有限公司。“先进设备、丰富资源和鼓励创新的氛围深深吸引了我。”于勤伟感慨。入职后,在团队指导下,他迅速适应角色,已能独立负责实验研究、数据验证及工艺优化等工作。“公司有创新支持机制,可行的技术方案通过评审后,会投入资源推动落地。”于勤伟说,这种对创新的实质性支持,让他对科研未来充满信心。

▲于勤伟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印柯,同样任职于罗克莱科技。虽身处技术领域,她却凭借语言优势,负责技术文件、程序文件的英文编写与修订,实现了语言能力与科技兴趣的完美融合。入职半个多月,经系统培训和同事指导,她已逐步掌握专业术语,开始独立承担部分工作。“既能持续学习科技知识,又能发挥专业所长,我很满意。”印柯表示,公司对复合型人才的重视,为她提供了理想的跨界发展平台。罗克莱科技负责人潘咏认为:“新鲜血液往往带来创新视角,我们重视青年技术人才培养,为每位新人配备导师,提供充足研发资源。”

▲印柯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韩磊,是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助理。他看中江苏制造业的领先优势,最终选择这家高新区上市公司。“规范的管理体系、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重视,让我选择了佰奥。”入职后,韩磊从车间学起,通过熟悉生产流程和配件特性,提升三维图纸绘制精度。他计划从助理岗位扎实起步,先掌握新软件技能,再过渡到独立设计,最终参与创新项目。佰奥智能负责人尹杰说:“公司每年招聘科研助理,这些年轻人日后会成长为科研骨干,他们对技术的钻研,有效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创新离不开他们。”

▲韩磊
科研助理岗位,是高新区链接人才与创新的重要纽带。下一步,昆山高新区将聚焦科技企业岗位开发与宣传动员,深化相关工作:一方面,发挥科技型企业集聚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创新主体,系统推进岗位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加强宣传,完善长效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专场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科研事业注入人才动能。
在昆山高新区,科研助理岗位已成为青年人才融入科创事业的理想起点。这里以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创新文化,实现了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良性循环。从一场“高新之约”出发,在这片“敢闯敢试”的热土上成长,昆山高新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向青年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吕科 何思渊(实习)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6003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