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Yang领读,不一样的书香夏日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结合江苏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昆山市动员和组织各区镇返乡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等阅读阵地,面向少年儿童,开展图书推荐、经典诵读、阅读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鼓励孩子们跟着哥哥姐姐一起“阅”过暑假,度过一个难忘的书香假期。


7月27日,昆山开发区文体站将青少年朗诵培训与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阅读活动。返乡大学生李同学深情领读了《苍狼》经典片段,将书中草原狼群坚毅、协作的生命故事娓娓道来,还精心设计了与书中精神内核紧密相连的互动话题,引导青少年沉浸于文本深处。在大学生姐姐的感染与指导下,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热情高涨,踊跃尝试朗诵书中片段。李同学分享道:“能用所学为家乡弟弟妹妹们领读,特别有意义。《苍狼》中那股不屈的力量,也再次点燃了我服务家乡的热情。”



昆山高新区链接南京大学等高校志愿者团队参与暑托服务。在为期一周的课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青少年成长特点,创新搭建了“7+1”彩虹桥课堂体系。7月1日,来自南京大学的“博爱青春 鹿城虹教”志愿服务队在昆山高新区齐贤社区举行了开营仪式,20名参与课程的孩子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式上,大学生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校园文化等内容,激发了孩子们对高等学府的向往。
为期5天的课程不仅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滋养和成长引导,有效充实了他们的暑期生活,赋能了青少年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强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实现了多方共赢。




花桥经济开发区结合各阅读阵地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有光阅读”品牌,邀请返乡大学生积极参与领读活动,带领青少年儿童在清凉书香中开启一场充满童趣的夏日文化之旅。
7月17日,花桥泗泾社区、星浜社区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二十四节气之夏”主题绘本阅读活动。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小夏老师带领12组亲子家庭共读原创绘本《吃瓜捉虫过小暑》。7月24日,花桥观澜社区组织开展“古韵华章,传承有我”传统文化阅读活动,邀请辖区内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共读绘本,让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大暑三候,了解了大暑时节的民间节庆活动。




张浦镇依托村社区阅读阵地,结合暑托班和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主动对接社会组织资源,邀请返乡大学生录制红色音频,以声传情,带领群众重温峥嵘岁月,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红色经典领读活动。7月16日,来自南京审计大学的刘同学在锦和社区通过生动讲述《小兵张嘎》中智斗敌人的精彩故事,带领儿童沉浸式感受革命年代的英雄气概;7月20日,在锦和社区解读《小英雄王二小》中的英雄情怀,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生。


周市镇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结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于8月1日上午在丽德社区组织开展了“书香载周 书香假期”返乡大学生领读活动,邀请返乡学子与社区青少年共同品读纪实作品《建军大业》,重温峥嵘岁月,弘扬红色文化。
活动中,返乡大学生带领孩子们回顾了人民军队从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的辉煌历程,结合书中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阐释了“军魂”背后的信仰与牺牲。现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分享感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近日,陆家镇邵村社区暑托班来了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张老师,作为返乡大学生,她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到家乡社区的暑托志愿服务中。她以“山海味道的奥秘与珍惜粮食” 为主题,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堂集阅读分享、创意实践与价值引导于一体的趣味课堂,让知识在互动中生根,让美德在体验中萌芽,并通过讲述农民伯伯春耕秋收的辛劳故事、展示粮食种植的流程图解,让孩子们明白每一粒米、每一颗菜都来之不易,倡导大家从珍惜每一口饭菜做起,争做“惜粮小卫士”。




7月24日上午,在巴城镇年丰社区的书屋内,一位来自淮阴师范学院的返乡大学生,正专注地陪伴孩子们探索阅读的乐趣。她温和的引导让书本里的知识生动起来,成为连接邻里孩子的温暖桥梁。这位年轻志愿者的行动,正是巴城镇精心组织、整合资源,有效发动高校及本地中职院校优秀大中专学生服务家乡的一个生动缩影。围绕镇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及职工子女托管点,志愿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公益领读活动,精准提供成长兴趣启蒙、科普知识普及、课业辅导与阅读陪伴等多元服务,累计惠及超300人次的儿童青少年及留守儿童。





千灯镇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发挥返乡大学生的专业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暑期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文化生活。
在支浦村农家书屋,大学生志愿者采用互动教学方式,通过展示绘本与小说的直观对比,引导青少年选择感兴趣的书籍,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石北村举办的“书香溢乡村,阅读伴成长”活动亮点突出。志愿者以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开场,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在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展示自己珍藏的书籍。
日知社区将兴趣培养与阅读学习相结合,上午开展舞蹈、武术、书法等兴趣课程,下午进行经典阅读和课业辅导,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爱与书香中茁壮成长。




7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浸润活动在淀湖社区“小花朵”暑托班精彩上演。仁苑小区居民、上海戏剧学院大一学生金加佳以“返乡大学生书香荐书官”身份,主持“国粹润童心 非遗共传承”阅读体验活动,在炎炎夏日为暑托班的孩子们送去一缕传统文化的清风。
活动中,金加佳以经典剧目《白蛇传》为引,生动解读戏曲故事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对照推荐书籍《了不起的中国非遗戏曲》,介绍了生、旦、净、丑等戏曲行当,以及戏曲类非遗项目的发展历史、行业特色、经典剧目等。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希望孩子们能从唱念做打中读懂传统之美。”金加佳分享道。





周庄依托古镇资源,创新开展“大学生领读项目”。7月23日“第二届周庄文TEAM大学生领读项目——建筑可阅读活动”在南社百年书院正式启动,拉开了青春与建筑对话的序幕。此次活动由周庄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办公室(文体)主办,南社百年书院承办。
活动期间,大学生们深入实地探访周庄的历史建筑,化身“建筑领读者”,用年轻的视角解锁古建密码,通过实地探访、资料挖掘、文案创作到现场领读,让古镇的亲子家庭在行走间听懂建筑的“悄悄话”。
大学生领读项目自开展以来,已成为周庄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返乡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不仅有效激发了周庄人的阅读热情,让书香弥漫古镇,还为周庄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


7月26日下午,锦溪镇在锦溪非遗文化馆开展了“阅见宣卷书香润心”的阅读活动。
活动开始,先由返乡学子陈同学分享好书《非遗里的中国》。通过对非遗项目的详细介绍,书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帮助孩子们建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接着,宣卷代表性传承人开唱,现场演绎了经典宣卷曲目唱段。 “宣卷用小故事来讲述大道理。今天听的和家庭关系有关,对我今后处理亲子问题也大有裨益。”一位家长说道。



接下来,昆山市将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深入推进“返乡大学生”领读活动,鼓励大中院校学生利用国庆、寒暑假和五一等假期,深入家乡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等阅读阵地,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在反哺家乡、服务家乡的同时,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综合 | 昆山宣传
编辑 | 蒋瑾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5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