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彭师章:壮烈殉国的新四军战士
彭师章(1917年—1943年),陈墓镇(今锦溪镇地区)虬泽村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为革命工作不惧生死,两次被捕也坚决不改抗日救国的决心。1943年,彭师章率部与日军激战三天,壮烈殉国。
彭师章3岁时随家迁居张浦镇尚明甸村,13岁时父亲病故。为了生计,他先后到上海等地当学徒,后回家帮母亲经营小店谋生。1940年,新四军来到尚明甸,在民运干部的帮助下,彭师章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抗日救国。不久后彭师章来到陈墓镇虬泽村动员了10多位青年农民,组建起虬泽常备队,并担任队长,开始在淀西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经党组织考察,同年冬天,彭师章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加倍努力工作,对虬泽、尚明甸等村青年农民广泛进行抗日爱国宣传,动员他们支持或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4月,国民党顽固派“忠义救国军”突然开进虬泽村,彭师章闻讯当即率部向北撤离,到达朱家角东南安庄村时与伪军发生枪战,因寡不敌众被敌包围,后经激战,彭师章等18人突出重围。此后,彭师章转赴上海开展地下斗争。
不久,彭师章在青浦朱家角一带活动时不幸被捕。这是他第一次被捕。在敌人威逼利诱、审问拷打下,彭师章坚不吐实,威武不屈。一个月后,彭师章的母亲东借西凑了一笔钱,四处托人贿赂了伪军头目,才将他赎出。不久,彭师章经请示组织同意,将计就计,答应伪乡长的邀请担任淀西乡公所秘书。自此,他以伪职的公开身份为掩护,更加频繁地开展革命工作,把搜集到的日伪情报秘密送往党的联络站。7月上旬,彭师章回到陈墓,不料碰上“扫荡”的日军,同20余名群众一起被捕。这是他第二次被捕。日军对他多次审讯、拷打,但一无所获,10天后将其释放。
后在党组织安排下,彭师章被调往浙东,参与创建浙东抗日游击根据地。他被编入新四军淞沪五支队四大队,在余姚、慈溪、镇海一带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很快担任连队指导员。1943年4月,连队在开往福建途中,在蕉山与日军遭遇。经过三昼夜激战,彭师章在率领连队直插敌人前沿阵地时不幸腰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来源 | 昆山档案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59180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