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樊秋声:为革命愿抛弃一切

06月25日 14:24

樊秋声(1922年—1947年),出生于上海嘉定,后由昆山县花家桥(今花桥经济开发区)一户农民家庭领养。1943年,樊秋声参加革命,长期在昆山从事武装斗争。1947年6月不幸被捕,同年11月慷慨就义。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昆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这一地区的革命活动十分活跃,这对樊秋声影响很大。加上民运干部的启发和教育,樊秋声于1943年7月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樊秋声是个孝子,但参加革命后,不得不根据工作需要离开父母。


1944年,樊秋声加入新四军,他骁勇善战,素有“小炮”之称。1945年7月,三名日军来到徐庄桥一处瓜棚,被一个农民看见后,报告给了樊秋声。樊秋声立即来到瓜棚,举起手榴弹威慑日军,日军见状乖乖投降。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根据党组织安排,樊秋声从苏北解放区返回苏州,任中共苏常太工委任石区委委员兼苏常昆太武工队组长。他化名小方,带领陆根兴、马炳生等几名武工队员在任阳、石牌、巴城一带活动,开展党的工作。当时,武工队活动环境十分险恶,国民党“通匪者杀”“知匪不报者杀”的布告比比皆是。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加强对任阳、石牌、巴城的“清剿”力度,形势异常紧张,武工队进入最困难的时期。6月19日,樊秋声在去姚家湾执行任务的途中,遭遇国民党保安队,他毫不畏惧,与敌人展开枪战,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捕。国民党石牌保安队怕武工队营救,次日立即将樊秋声押往常熟县城。敌人对樊秋声开始抱有幻想,采取拉拢软化的手段来诱导他,都遭到严厉谴责。敌人转而采取酷刑逼供,樊秋声经受了种种痛苦折磨,但始终严守党的机密。1947年11月1日,敌人强行押着樊秋声,叫他带路搜寻武工队,但一无所获。傍晚,当樊秋声被敌人押到碧溪乡周泾口附近一条河沟时,敌人突然把他猛推下去,乱枪将其杀害。


来源 | 昆山档案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55784